如何破解产学“两张皮”

★哈,抱抱★

如何破解产学“两张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支持力度的加大,科研条件和环境的逐步改善,我国学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迅速增加。2006年,我国被SCI检索的论文数量跃居世界第二。2007年,我国EI(工程索引)检索的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到2013年,我国被SCI和EI检索的论文数量分别达到世界总量的13.5%和28.83%。

SCI和EI是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的代表性工具,一个国家的科技论文收录数量也成为衡量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的指标之一。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的基础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成果凤毛麟角。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脱节,产学“两张皮”问题普遍存在。

要理解生产和学习“两张皮”的问题,首先要区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自然的客观规律,这是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职责;技术发展的目的是解决人类生产生活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是企业的责任。

从国家角度看,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成果应该来自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状况不尽如人意。首先,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不尽如人意。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0.77%,主要发达国家为2.5%至4%。

“科学”和“市场”没有联系。解决生产和学习“两张皮”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在“科学”和“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科学转化为技术,进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国家已经认识到中国企业内生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R&D投资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5%,行业龙头企业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企业水平,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翻一番。《意见》也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但现在距离2015的目标完成只有一年时间,任务艰巨,必须大力实施,认真落实。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近年来,中国企业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的外部研发支出比例明显下降。2005年企业委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R&D资金分别占企业R&D资金总额的5.4%和1.07%,2012年分别下降到3.4%和0.62%。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助,委托其开展更多企业需要的、有应用前景的科研;另一方面,也要正确对待产学研合作。美欧一些大企业转化的科研成果,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研究所和R&D机构。他们的产学研合作大部分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是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合作也要求企业提高R&D能力,不断吸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思想和成果。

此外,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的结合。目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还很不充分,存在规模小、功能结构不全、专业人才缺乏、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建立开发区、技术市场甚至科技企业孵化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康乃尔大学、INSEAD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的世界创新指数2013指出,龙头企业在建立关键创新能力、支持R&D活动和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转变工作方式,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变化,更多地发挥龙头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围绕科技龙头企业探索创新中心建设和科技服务业发展。

(作者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引自:/20141223/n 407201886 . shtml。

如果您认为我的回答对解决您的问题有帮助,请点击我的回答下方的按钮作为满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