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电子工厂安全风险分析的基本步骤。
(1)整理阅读调查资料。
(2)损伤模式分析。根据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原因、伤害、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
(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1、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覆盖企业所有部门,保存相关文本文件,定期检查和考核其职责。XX电子厂虽然建立了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没有定期检查和考核其责任,一些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每半年或每季度对各部门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应包括企业领导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新员工进厂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转岗、复工及“四创”教育、全厂员工安全知识普及。XX电子厂缺乏转岗、复工和“四创”教育,需要补充转岗、复工和“四创”教育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把这个制度落实到位。XX电子厂特种作业人员都是我厂招聘的员工,然后通过特种作业培训上岗。但由于人员流动频繁,一些特种作业人员刚刚参加了特种作业培训,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证,但尚未取得证书。今后,要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3、班组安全管理
安全小组活动包括安全小组隐患检查整改和安全小组活动。XX电子厂每个班组每周都有一次安全会议,班组长要参加每月一次的环境安全会议。但仍有一些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整改,员工的一些错误操作方法被反复传授。今后,对未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的班组进行处罚,并在班组例会上对班组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告知其安全隐患。
4、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包括现场作业检查、安全防护用品佩戴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检查和隐患整改检查四个方面。XX电子厂安全管理人员每周至少对各车间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环境安全健康审核活动。特种作业人员由外部特种作业培训机构培训,并通过特种作业能力考试后,方可安排上岗作业。针对外部机构审计的重大缺陷,各部门能及时整改。但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在平时的现场操作检查中,仍能发现一些长期未得到改善的安全隐患,如员工在使用化学溶液后忘记盖上盖子,从而使化学溶液挥发到空气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平时要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告知其危害性,让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同时,增加必要的惩罚措施。
5.危险源管理
危险源管理包括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重大危险源和应急救援预案。XX电子厂制定了危害控制措施,每半年对企业内的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价。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并定期检测、评估和监控。建立了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全厂人员参加火灾应急疏散演练。但危险源管理不包括员工食堂区域,应急救援预案只包括火灾和地震两个方面,并不包括所有突发事件,如化学品泄漏、电梯被困等。工厂内所有的危险源都要纳入管理,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都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6、安全生产文件
安全生产档案包括工伤事故档案、安全生产健康教育档案、违章记录及安全奖惩档案、隐患及整改档案、特种作业及危险作业人员健康档案。XX电子厂有完善的文件管理控制系统。每一起工伤事故都会有一份完整的档案,包括时间、地点、人员、事故概况、事故原因分析、整改和预防措施等。每次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隐患整改也会有相应的记录。因为XX电子厂成立时间不长,没有建立违章记录和安全奖惩档案。今后将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惩罚,对安全做得好的员工进行奖励,这些记录将存档。XX电子厂特种作业和危险作业人员健康档案不全。由于公司员工流动频繁,公司资金有限,不可能每年对所有员工进行在职职业健康体检,只能进行入职和离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