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柿树病虫害_柿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是柿树生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障碍。为了根除这个因素,我决定介绍一些防治柿树病害的方法。欢迎阅读。

柿子病虫害的防治:柿子病害的防治

柿叶病

这种疾病危害柿叶和柿蒂。起初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小斑点,边缘颜色较浅,逐渐扩大为圆形褐色斑点。一般病斑直径3毫米左右,最大7毫米,随着叶片变红,病斑周围出现绿色或黄色晕圈。严重时,叶子很快变红脱落。如果树很壮,病叶会掉,不会变红。当叶脉受损时,叶片变形;柿子茎上的病较晚,斑点较少。病果小,无味,易软化早脱落。病原菌在有菌丝的病叶或花梗中越冬。子囊菌形成于第二年的4-5月。子囊菌6月中旬成熟,经风雨传播,8-9月开始发病,一年只入侵一次。在多雨的年份或气候潮湿时更为严重。

预防和控制方法:

(1)清扫落叶,集中焚烧,消灭越冬致病菌。

②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③6月中旬喷洒1:2-5:600倍波尔多液预防感染。

柿角斑病

这种疾病危害柿叶和柿蒂。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斑点,边缘不明显。后来斑点的颜色逐渐加深为黑色,斑点中心为浅棕色,由于细脉的限制,形成中间有密集黑点的多边形斑点。严重时,大部分斑点相互融合,覆盖大部分叶片,以致枯萎脱落。柿子受害时多发生在柿子周围,呈暗褐色,无一定现状。该病发病快,以主脉基部病变最多。病菌在病花梗和病叶内越冬,次年6-7月靠雨水传播,从叶背侵入。所以在6-7月的多雨年份,发病严重。病菌一般在6、7月份开始侵染和入侵,8月份是发病高峰期,出现大量病斑,然后叶子和果实掉落。患病的花梗往往能在树上存留2-3年,病原菌能继续存活,成为每年第一次侵染的主要来源。

预防和控制方法:

(1)除去枝叶。

彻底清除地上残留的柿树茎、干枝和落叶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由于病梗、枯枝、落叶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清除烧梗、枯枝、落叶的防治效果与喷施波尔多液相当。

②化学防治。

6月中旬和7月中旬可喷洒0.2%-0.4%倍量的石灰波尔多液一次,每棵生长树可喷洒7.5-10 kg,以湿枝叶不滴落为度。也可以试喷以下药剂:6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等。

③改善施肥和保水。

增加肥料,注意节水,使树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4)停止种植君主。

君迁子软柿子是这种真菌的重要寄主,而且感染后除去病果的病枝极其困难,所以柿子地区最好不要种植君迁子。

柿子炭疽病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的枝条,很少发生在叶片上,即使存在也仅限于叶柄或叶脉,果实主要发生在蒂部附近。枝条一般在6月初开始发病,果实发病较晚,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上旬,或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出现小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稍有凹陷。病斑直径约65438±0cm,中央有一黑点,其上有黑灰色粘液(分生孢子)。受损的水果容易变软、脱落或变酸。新梢上的病斑多呈椭圆形、黑色或暗褐色,表面略凹裂。上面有分散的小点(孢子层)。当病斑环绕新梢一周时,病斑上部的枝条会因输导组织的破坏而干枯落叶。病菌在病枝和果实上越冬,9-36℃可活动,但25℃最适合其繁殖发育。当果实或树枝有伤口时,更容易侵入。

预防和控制方法:

(1)收集并焚烧病枝和病果。

②选择抗性强的品种。

③严格选择苗木和接穗,防止病害传播。

(4)在发芽前喷洒波美度5度的石头和硫磺混合物。

⑤化控:6月后喷洒1:2-5:600倍波尔多液。也可选择40%百克宁900-1200倍液、60%约翰·宝宁800-12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500倍液和50%多菌灵800倍液。喷以上任何一种药。特别推荐的是深圳瑞德丰农药公司最近研发的30%柿病清等药物。

柿子病虫害防治方法:柿子病虫害防治

乌龟鳞片

柿子产区多有分布,此虫以叶片或新梢为食,叶片受损易诱发煤病。每年发生一代,受精雌虫在嫩枝上越冬。5月上旬至次年6月下旬产卵。6月上旬至7月上旬孵化,8月中旬至6月中旬雄虫化蛹。10的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雄虫羽化,然后与雌虫交配。从8月中旬开始,雌虫从柿叶爬到一至五年生的树枝上,在受害处进入冬季。6月中旬初,孵化出的若虫从蜡壳下爬出,群集在柿叶表面,固定并吮吸叶液。7月下旬,可区分雌雄虫,雄虫体型不变。8月中旬化蛹,8月下旬开始羽化,然后飞到雌虫身上交配。受精后,雌虫被转移到树枝上越冬。

预防和控制方法:

(1)冬至春发芽前,用扫帚扫去树枝上的越冬虫。

(2)严冬多雾天气,树枝上常有冰脊,龟蜡蚧也埋在冰袋里。当冰融化时,可以及时组织人力将其击倒。

(3)结合修剪和干枝,剪去个别虫多的枝条并焚烧。

④6月中旬对若虫喷洒20%甲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3000-5000倍、40%乐果1000倍、50%可湿甲萘威500倍,均有较好的效果。

柿蒂虫

又名柿蛾、柿虫、蛔虫。它广泛分布于我国柿子主产区,是一种专门危害柿子果实的害虫。受害果实前期软化脱落,导致重灾区产量大幅下降。通常一年发生两代,老熟幼虫在树干和树枝的老皮缝隙下、树的干果内和靠近根部一寸多深的土壤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化蛹,5月中旬为化蛹高峰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5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第一代幼虫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高峰期在6月中旬。第二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为害,直至收获。8月中旬,幼虫成熟,开始脱果结茧过冬。

预防和控制方法:

(1)冬季可通过刮去枝条上的翅皮和糙皮,摘去剩余的柿茎,集中焚烧等方法消灭越冬幼虫。

(2)6月中下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上旬,幼虫的有害果实必须及时清除,采摘、清洗、深埋,消灭当年的蛹和幼虫。

(3)8月中旬,用皮糙肉厚的草茎扎在树干和主枝上,引诱幼虫在里面越冬,入冬后完全烧毁。

④在成虫发生高峰期,使用有效菊麻乳油1500-2500倍;20%甲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或3000-5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00-3000倍;或1000倍的50%扑尔敏EC。控制1-2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斑点叶蝉

又称血点、浮尘。柿子产区几乎都有。若虫和成虫生活在叶背叶脉两侧,吸食汁液。受损的叶绿素被破坏,叶片正面出现白斑。严重者全叶苍白,使果实变小,口感变淡,产量降低。一年发生2-3代,以卵在新梢上越冬。次年4月下旬孵化,孵化高峰期在5月上旬和中旬。5月下旬,若虫变成成虫,后代若虫与成虫重叠。

预防和控制方法:

①清园,清理杂草和树下落叶,减少越冬虫源。

(2)5月下旬,柿树开花后第一代若虫大量出现时,可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或50%辛烷磺酸乳剂1000倍,50%杀螟硫磷乳剂。

③保护天敌红色食虫螨。柿树的生态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