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街的龙山三宝

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培育了独特而著名的特产——龙山黑陶、龙山小米、龙山豆腐,被誉为“龙山三宝”,其中龙山小米是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公认的名牌产品。

黑陶,龙山文化的杰作,已经灭绝几千年了。改革开放的春风,让祖国原野绿意盎然,也让龙山的黑陶奇葩再度绽放。龙山蛋壳黑陶以“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响如磬,声如铮铮”而闻名天下。现在,龙山街道办事处不仅成功开发了蛋壳陶器,还增加了古董、人物、动物、花瓶、文房四宝等多个品类和品种,产品荣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

龙山小米曾是贡米,相传是乾隆皇帝到章丘时任命的。小米在中国已有近万年的种植历史,西河遗址的定居必须具备一定的种植小米的水平。龙山肥沃的土壤为种植谷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山小米色泽金黄,颗粒圆润。烹煮后米油浮在厚厚的一层,香味四溢,故有“一家四面烹”的美誉。据省食品质检站分析,龙山小米含淀粉64%,蛋白质14.3%,脂肪3.6%,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钙60%,铁44%,锌34%。龙山小米是喂养婴幼儿和老年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

龙山小米。龙山小米,中国著名特产,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清代四大贡米(金谷米、龙山米、钦州米、桃花米)之一。以黏、香、油著称,价格昂贵。它被称为“米龙”。

相传清乾隆皇帝出巡,经停龙山赴宴,由章丘西关名门所驾。高家为了讨乾隆欢心,摆上山珍海味,辅以歌舞,令皇帝不悦。高如勋突然想到龙山小米。乾隆皇帝在用“小米汤”(点心)的时候,高汝勋慌忙开腔说:“我有长米汤。希望能品尝很久。”乾隆皇帝听了这话,心想:不知道喝了多少汤。没听说过这种“龙饭黄金汤”,就赶紧点了。银碗金汤端上来的时候,又干又细。碗里的汤颜色金黄,粘度均匀。表面浮了一层米油,香气已经进了鼻子。入口后更香了。吃了一顿又长又干的饭,我还是意犹未尽。我一边回忆,一边赞叹:“真是银碗金汤!‘米龙’的说法从何而来?”高汝勋答:“此米产于县城西南龙山镇石人坡,故名‘米龙’。”大干一场,集龙米并以圣旨速数斗,一半送往京师供朝中大臣品尝,另一半随车夫携带,沿途分发给地方官。还说龙山小米是好产品,年后要进贡。亲题《天开首语》后,四个大字给的高如天。

龙山小米的产地以龙山街道办事处北石人坡为中心,南有白谷堆,北有兰家庄,西有陆家寨(历城区),东有平陵市和方圆,5公里。尤其以龙山村石人坡400亩地最为出名。该地区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结合传统的栽培技术,最适合谷子的生长发育。所以龙山小米籽大而圆,色泽金黄,黏糯可口,营养丰富。尤其是煮粥的时候,表面浮着一层黄亮米油,是产妇和老人很好的进补食品。济南的著名小吃如“八宝粥”和“王家墨田”都使用龙山小米为原料。据中国农科院分析,龙山小米的蛋白质、脂肪、赖氨酸、淀粉、维生素含量高于其他小米。

龙山豆腐也很神奇,很神奇。龙山豆腐是用龙山特有的井水制作的豆腐,不含卤水和石膏。其特点是白嫩、细腻、滑润,富有韧性,拌、炒、炸、煮都不碎,越炒越煮,越胀。因为它的特殊风味,它是众所周知的。龙山豆腐不仅吃起来滑嫩,吃起来也像各种做法。有一个传说,龙山有一个叫王致和的人突发奇想,要带豆腐去京城向皇帝进贡,因为他的豆腐很好吃。皇上一定喜欢。但是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当他把豆腐带到北京时,它闻起来很臭。他忍不住叫苦连天,家里路费不够。没办法,臭豆腐总得吃。说来也怪,臭豆腐也有臭豆腐的奇妙味道,于是就诞生了一种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