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车都抢着用双离合器?

CVT稳定省油。为什么国产车都抢着用双离合?

CVT省油,稳,好,但是想用就用。隔壁的AT也是同样的情况。国产车别无选择,只能吃双离合这个“冷菜”。

就好像:大闸蟹很好吃,但是口袋里那么点钱买不起。吃青菜和面条也可以,都可以满足。

国内车企真的做不出CVT吗?

CVT技术含量不高。

首先要明确一点,国内车企并不是没有能力造CVT,CVT的技术含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王哲岳在《中国机械》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汽车CVT变速箱结构原理及主要故障研究》,上面说。

CVT变速箱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包含的零件数量少,制造成本比普通自动变速箱低。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造飞机,造大炮,造高铁,造原子弹,但是一个CVT不是问题,是要不要的问题。

一些公司制造了CVT。

而且,其实已经有公司做国产CVT了。

在2019上海车展上,万里扬推出了自己的CVT25变速箱,现在它安装在一些国内品牌上,如奇瑞和吉利。

这款CVT变速箱还获得了由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十佳变速器奖。

你能建造它。为什么不呢?

虽然可以建,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建?还是用CVT?

绕不开专利问题

关键问题是,CVT核心部件的技术专利长期以来被国外各家公司掌握,主要是博世和舍弗勒。

目前CVT传动基本都是钢带。如果要用的话,还要交版税,所以成本不好控制。

这就好比:苹果和小米都要付钱给高通,对吧?

万里扬无级变速器,正如刚才提到的,实际上与博世合作,使用博世钢带。

如果想绕过专利,开发CVT变速箱是没有办法的。

比如这家餐厅有独特的秘方,辣椒粉,别人做不出那个味道,就是好吃。想开这家餐厅,离不开辣椒粉,所以除了交加盟费,别无选择。

自己打开的话,因为辣粉的原因,不够辣,或者不够香,人家不需要。“呃”人...反正容易丢生意,也麻烦。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

CVT没有想象中的好。

而且CVT虽然省油稳,但也不是没有缺点。

我们之前做过一个专题视频《为什么CVT是变速箱里的弱鸡》,里面说CVT因为采用钢带传动,所以不能承受比较大的扭矩。

市面上最先进的CVT基本只能承受500n·m,普通CVT就更不用说了,比如万里扬的CVT25最多只能承受250n·m。

同时,CVT也容易出现变速箱过热、钢带断裂等问题。

所以CVT有点像偏科学生,在省油和稳定性上相当不错,但是其他科目成绩不太好,总分也高不了多少。自然不需要花很多钱去开发。

为什么都在用双离合?

双离合没有太多的专利问题。

另一方面,你看双离合,其实没有那么多限制。

汪峰和周云龙在《现代工业经济与信息化》杂志上发表论文《powershift的结构原理和国内发展前景》,其中说。

双离合的结构和手动变速箱差不多,涉及的专利技术很少。国内企业可以大幅度降低专利使用费,所以成本会下来。

至于AT和CVT,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调查统计,国外自动变速器厂商的AT和CVT专利申请超过11000件。

所以国产车这么“喜欢”用双离合,其实也有点无奈的味道。

它建造简单,成本低。

此外,双离合器制造简单,成本低。

还是参考之前的论文:一套完整的AT或者CVT变速箱的成本大概是1.5万到3万元。而双离合的配套成本只有8000到1,000。

“嘿”也不是什么大事,2万到3万吧?毕竟卖了几百万的车,门把手差50块钱,654.38+0万乘以50,都是一大笔钱,何况654.38+0万3万呢,对吧?

车企终究是要赚钱的吧?嗯,我们需要快速发展,配合现在的发动机,控制成本,更有竞争力,所以双离合自然会用得更多。

支持国家政策

最后再说一件事。其实造双离合也是国家政策支持,朋友们不一定知道。

2007年,国家已将双离合变速箱的研发列入十一五“863”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2008年成立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耗资约2亿美元,与12车企联合开发双离合。

这就好比:学校主动开了辅导班,大家不用出钱。是这样的。

双离合是更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所以一般来说,国产车不用CVT,并不代表国产车讨厌它,或者说不愿意用它。

相反,这些对专利和成本的限制导致人们不愿意使用它们。

双离合没有那么多专利限制,造的简单,然后国家大力支持。作为项目,也是比较适合国情的选择,大家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