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矿业学院现状

经过几代科研人员60多年的开拓创新,特别是“十五”以来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采矿工程为特色,理、工、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生26915,研究生417;专任教师133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34人,占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的62.7%。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级名师2名,省级优秀教师7名,省级模范教师4名,省级劳动模范2名,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16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8人。

学校固定资产654.38+0.7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4亿元;现有16个教学单元,45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管、文、经、法6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1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4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调实践,德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大工程”实践环境中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着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十五”以来,已有3097名本科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在全国和全省大学生各类竞赛中获奖1154。获奖数量和水平均为省内高校领先水平。一直以来,本科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在92%以上,连续7年保持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1978率先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导式”教学方法,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和推广。十五以来,学校承担了“省新世纪教育改革课题”等教学科研项目296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1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98项,省部级优秀教材奖2项,省级精品课程14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70篇。1999,学校教务处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

学校坚持“以行动求地位,以服务求支撑,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围绕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十五以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717项;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99项;出版专著41部,发表学术论文7124篇,SCI、EI、ISTP检索论文512篇,出版学术期刊3种,发明专利60项。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模式,先后与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和科技交流,不断引进、吸收、消化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新经验,得到了省教育厅的肯定和推广。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从欧洲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

学校坚持特色办学,在历史中形成传统,在发展中弘扬特色,提升特色办学活力。创建了“厚德载物,强国兴国”的校训和“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校风,形成了“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校风和“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生思想”

学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等4项国家级荣誉,“文明单位标兵”、“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十佳单位”、“五一劳动奖状”等42项省级荣誉。自2000年以来,学校党委连续八年被黑龙江省委、省委高校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