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胚芽油是怎么提取的?

玉米油,全称玉米胚芽油,玉米胚芽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的草本油。玉米用于加工和榨油,一般包括胚分离和胚榨油两个过程。

如何分离胚胎?玉米胚的分离主要包括干脱皮和湿磨。原料不润水直接去皮取胚制粉,也称干去皮取胚制粉。一般在粮食含水率18%左右时可以使用,但加工损失较大;采用湿磨法提取胚制粉,就是将种子浸泡后去皮。其生产工艺为(1)浸种:将精选的种子用二氧化硫溶液浸泡40-60小时。浸泡桶一般采用不锈钢桶,直径5-6米,高度12-15米。

(2)粉碎与胚分离:浸泡后的玉米粒已软化,组织成分疏松。研磨或粉碎后,在胚胎分离罐中加入水,使胚胎漂浮在水面上,将胚胎分离。利用胚胎分离罐在国内是一种样品系统技术,但最高分离率只有85%,分离效率低。俄罗斯和中国以外的大型加工厂使用旋流器进行分离,胚胎分离率可达95%以上。

1.玉米胚芽油压榨设备生产流程:玉米胚芽→清洗→蒸炒→压榨→过滤→胚芽毛油→去精炼车间。

主要设备部件:提升机、清洗筛、蒸锅、榨油机、过滤器、原油暂存箱、

二、玉米油生产流程毛油精炼设备毛油-碱炼-脱胶-脱色-脱臭-脱蜡车间(或精制油车间)

主要设备组成:精制罐、脱色罐、脱臭罐、导热油炉、过滤器等。

玉米胚芽油压榨精炼玉米油的工艺是压榨制油,需要特别注意玉米胚芽压榨前的各个关键处理环节,以及压榨过程中的油道疏通和毛油回收,可以有效提高粮油比。生产的原油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脂类、蜡和胆固醇。非甘油酯杂质如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和少量蛋白质胶体物质。此外,它还含有某些色素。因此,为了获得精炼玉米油,必须对其进行脱蜡、脱酸、脱色和脱臭处理。

玉米毛油中的色素有两种:一种是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等物质,容易被漂白土壤吸附脱色。另一种是有机物分解产物形成的色素,呈棕褐色,不易被漂白土吸附脱色。它们通常以胶体状态分散在油中。虽然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一些色素,但上升程度更大。一般加工玉米油的脱色工艺如下:一次漂白土二次脱色效果的交叉脱色工艺;如果毛坯处理不及时,对油色深的毛油脱色困难,可采用预脱色。

脱色后的玉米油除了其原有的玉米风味外,还有碱炼带来的“皂”味和脱色带来的“鱼腥味”,需要进一步脱臭,使玉米油达到风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