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祯不杀袁成焕,大力发展火器减少税收,明朝会不会翻盘后金?

如何避免明朝亡国的悲剧,有网友提出三条措施:一是不杀袁崇焕,二是大力发展火器,三是减免赋税。相信这三项措施做好了,明朝就能挺过去。

这三个措施看起来真的不错。为什么好?

(袁崇焕剧照)

第一,不要杀袁崇焕。

明朝末年,朝廷最大的问题就是朋党派系争斗太多,官员派系太多,互相扯皮太多。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执行力不够,执行力不够。

明朝末年,很多将领提出了很多国家战略主张。但是,按照明朝的强大背景,打败农民军和满清军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努力严格执行。

但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人物,大家无法保持统一的意志。有人觉得不如不杀魏忠贤,其实是想利用魏忠贤统一各派。

袁崇焕可以成为这样的核心领袖。他命令毛将杀死,也就是他要维护辽东的指挥权。如果崇祯皇帝绝对信任袁崇焕,那就让袁崇焕成为这样的人物吧。以袁崇焕的才华,一定有所成就。

第二,大力发展枪械。

火器在处理后期黄金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出生的时候,是因为明朝。红夷炮?火器等。,数次被劫入关,被明军击退。所以只要大力发展这种火器,用它牢牢控制边境,满清就不敢轻易在南方犯罪了。

(农民起义)

第三,努力减少或免除税收。

为什么明末那么多农民军造反?为什么农民军在被消灭多次后又死灰复燃?根本原因是自然灾害严重,赋税沉重。自然灾害严重,但重税可以避免。如果农民没有被逼到死亡的边缘,就不会一次次造反。只要农民军不反复造反,明朝就可以一心一意对付满清。很显然,满清做大并不容易。

以上三个措施看起来真的不错。那么,这三个措施能实现吗?我觉得比较难。

第一,崇祯会让袁崇焕成为核心领袖吗?

部分网友不明真相,认为袁崇焕真的有投敌嫌疑,其所作所为无异于自杀。其实真的不是袁崇焕的错。袁崇焕要想成为一个能统一各方的人物,如果他在辽东都站不起来,又怎么能在全国站起来呢?如果他能在辽东得到崇祯的肯定和保护,将来就能在国家立足,成为国家的核心领导人。那样的话,明末战争的执行力就强多了。

但崇祯绝不会让袁崇焕成为核心领袖。如果他能容忍袁崇焕那样做,他就能容忍魏忠贤。他杀魏忠贤,是因为魏忠贤的宦官作恶太多,根本原因是魏忠贤想让他当傀儡皇帝。

有人会说,崇祯不是想着自己成为核心吗?崇祯杀了那么多大臣,这就是欺软怕硬。要知道,崇祯的角色不一样,而且刚愎自用,偏听偏信,杀错了很多人,做错了很多事。所以他没有意识到欺软怕硬,反而把政局搞乱了。

(崇祯剧照)

第二,发展红夷炮能阻止清军吗?

在早期,弘毅大炮确实在对抗后金的战斗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红夷炮毕竟是武器。只要是武器,你就能发明制造,别人也能发明制造。只要别人掌握了这个技术,这个技术就不是你的专利,他会武装自己。

事实上,弘毅大炮就是这样被清朝最终掌握的。清军有了弘毅大炮后,明朝的军事优势消失了。

第三,减免赋税能阻止农民军起义吗?

首先,减免税政策无法落实。因为政府打仗需要大量资金,没有钱,军队就跑不了。同时,明末官员腐败非常严重,所有官员都在想方设法搜刮老百姓。即使政府出台了减免政策,税收最终也可能回到各级贪官的口袋里,而不是农民。

其次,农民军不会因为减免税就不闹了。所谓报复,农民和政府的矛盾已经变得很深,有很多仇恨。农民严重不信任政府。即使政府想减免他们,农民也不会停止反抗。

所以明朝的灭亡只能说是不可避免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