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环专利
很多人还发现,水浒中梁山五虎的前两名,是模仿蜀五虎写的。
比如大刀关胜,他的服饰、兵器、坐骑都和关羽一样,也是五虎将之首,而他自己就是关羽的后代。而林冲呢,和张飞一样,豹子头,豹子眼,留着小胡子,拿着蛇矛,脾气很坏。所以林冲也有个外号叫“小张飞”,村里也有人叫它“义德”(义德是《演义》中张飞的字)。
问题是,《水浒传》是中国最早的章回小说,比《三国演义》还早。既然如此,为什么说豹子头有眼有胡子的林冲是在张飞之后写的呢?很明显,《三国演义》比《水浒传》晚。为什么不说张飞模仿林冲?
有人说张飞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林冲是北宋后期的人物,林冲明显比张飞强。其实这不是真的,因为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张飞的长相。至于有人说张飞是帅哥,能写一手好字,擅长画美女,那是明朝笔记小说里提到的。
个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张飞和林冲形象的演变。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西游记,水浒,都不是一个人一次完成的,期间有很多人参与,但基本稿最后是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三人编辑的,所以算作者,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创造所有的故事情节。
比如《三国演义》,张飞的形象故事,早在《三国志》、《三国志评话》和元杂剧《三国戏》中,就已经很多了。而且在三国故事中,张飞的形象是“有眼有胡子的豹子”。
有一个叫张的人,名叫一德,是盐浜县范阳人。他生来就有豹子头和豹子眼,留着络腮胡子,身长九尺多,铃铛响。——《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是元代的一部说书。作者不详。这个故事对后来的《三国演义》影响很大。可以说是言情的基础,人物和大部分故事都已经定型。张飞在平话中的第一次出场是“有眼有胡子的豹子”。
林冲的形象在元代尚未定型。
林冲最早出现在宋元《大宋遗风》中,但里面的林冲只是绰号“豹子头”,长什么样子并没有提及。宋江三十六赞和元杂剧中没有林冲的故事和形象。
这说明在水浒传之前,林冲的形象并不是固定的。直到《水浒传》这本书完成后,林冲的“有眼有胡子的豹子”形象才得以确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是“有眼有须的豹子头”,只是林冲的形象比张飞晚,所以林冲模仿张飞的写法是真的。当然,张飞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张飞,不是《三国演义》。电影里的张飞。
严格来说,《水浒传》中的林冲,《演义》中的张飞,都是对元代《三国演义》中张飞的模仿。
其实元代的张飞形象对明清小说人物一直有影响,尤其是像猛将这样的,很多都是“豹子头有眼有胡子”。
比如《好传》里的侯孝公,《七剑十三侠》里的卜大午,《反唐》里的熊,《梁武帝演义》里的昌邑等等。这些人都是有眼有胡子的豹子头。除了这些正派的人,甚至有些反派也会像张飞一样。有时候,他们甚至像张飞一样有武器甚至坐骑。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形象大概是后来磨破的,所以连美女和丑女都是这样。比如《续金瓶梅》里,小将军的妹妹天生“豹子头,豹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