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避灾常识
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及时报告、积极救援、安全疏散、妥善避难。
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伤亡和损失的有效途径。
每个矿工和井下作业人员都必须根据自己工作环境的特点,了解和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预兆,学会记住各种事故中的避灾要点,以提高自身的抗灾能力。
扩展数据:
煤矿事故
1,顶板事故
顶板灾害e 79 fa 5 e 98193 e4b 893 e5b 19e 3133431363036是煤矿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在煤矿五大灾害(煤尘、水、火、瓦斯、顶板)中,无论是发生次数还是死亡人数,顶板事故都居煤矿各类事故之首。
随着工作面的开采,煤层上方的顶板岩层失去支撑,原有的压力平衡被破坏,煤层顶板在上覆岩层的压力下发生变形破坏。
如果我们支护不及时或者支护力度不够,很容易造成工作面顶板岩层破碎冒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设备损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屋顶坠落事故。
2、瓦斯粉尘
煤层常伴有瓦斯(甲烷等。).气体容易引起爆炸事故。因此,在封闭空间工作时,需要经常监测气体浓度。如果气体中有一定浓度的粉尘,也可能因为火星而引起爆炸。粉尘体积小,但表面相对比例大。如果周围空气中有足够的氧气,就会对燃烧反应非常敏感。
3、气体喷射
气体本身对人体无害,但有时会伴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如果一次性喷出大量气体,通常气体爆炸的可能性会迅速增加。
4.坑里的火
煤矿事故中最坏的情况。与一般火灾不同的是,周围有很多可燃物(煤)。如果隧道被高温和烟雾堵塞,同时缺氧,通常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5.洪水
矿区塌陷在水底(海底、湖泊或水库附近)发生的事故,比坑内火灾还惨,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大量的洪水在短时间内吞没了隧道,造成所有工作人员死亡。通常幸存者救不出来,遗体回收不了,隧道也荒废了。
在承压水上开采和小煤矿破坏区复采时,也可能发生突水和渗漏事故。井下突水和小煤矿透水事故远远多于煤矿透水事故。
煤矿事故频发主要与瓦斯治理不力有关。气囊快速密封是唐山开滦煤矿安全专家刘赤伦的专利技术,在巷道通风、防瓦斯爆炸、防火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参考资料:
CNKI知识-分析地下避灾的基本原理和灾害自救方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煤矿
2.矿井避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矿井发生火灾、水、瓦斯、顶板、运输、机电等灾害事故时,初期造成的范围和危害一般较小。
这不仅是扑灭和控制事故的有利时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人员安全的关键时刻。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事故的突发性,矿领导、矿山救护队员等专业人员很难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
因此,井下矿工及时开展避灾工作,保护自身安全,遏制灾情扩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事故处理的中后期,也往往需要在井下矿工正确避灾的基础上,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有效性。
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1)在积极抢救灾害和事故后,灾区和受灾地区的群众要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救援,把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2)安全撤离当现场不具备事故救援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井下矿工应尽力快速安全撤离灾区。
(3)妥善撤离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遇险人员应在灾区自救互救,妥善避难,努力维持和改善生活条件,等待救护人员的救援。如果无法疏散到地面,应尽量疏散到设置在地下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条件较好的地方。
3.矿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矿井发生火灾、水害、顶板、运输机械等灾害事故时,初期造成的范围和危害一般较小。此时不仅是扑灭和控制事故的有利时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人员安全的关键时刻。
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事故的突发性,矿领导和矿山救护队等专业人员很难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因此,井下矿工及时开展避灾工作,保护自身安全,遏制灾情扩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即使在事故处理的中后期,也往往需要在合并矿工正确避灾的基础上,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有效性。地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如下。
(1)积极救援。灾害事故发生后,灾区和受影响地区的人们应保持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救援,把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安全疏散。当现场不具备事故救援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井下矿工应尽力快速安全撤离灾区。
(3)适当避难。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退,遇险人员要在灾区自救互救,妥善避难,努力维持和改善生活条件,等待救护人员的救援。
如果无法疏散到地面,应尽量疏散到地下洞室或其他安全条件较好的地方。
4.煤矿作业人员必须熟悉自救互救和避险知识。
煤矿安全避险的“六大系统”:煤矿安全避险系统是预防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时进行自救互救和紧急避险,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技术保障。
“六大系统”是指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缩空气自救系统、供水救援系统和通讯系统。煤矿要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科学确定避灾路线,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
加强入井人员培训,使其熟悉各种灾害情况下的避灾路线,能够正确使用安全避险设施。一、矿井监控系统煤矿监控系统是指能够实现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进行动态监测的自动化系统。
矿井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停电、进料异常信息时,能迅速采取停电、疏散、停机等应急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让的预警功能。二、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指通过携带识别卡入井,能够保证实时掌握井下所有人员在各作业区域的动态分布和变化的系统。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准确掌握井下工作人员的位置,为事故的紧急救援提供依据。三。井下紧急疏散系统井下紧急疏散系统是指在灾害和事故发生时,为无法疏散到安全区域的人员而建立的避险场所和设施。
井下紧急疏散系统包括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和救生舱。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在采区内修建避难硐室;当突出煤层掘进巷道长度和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m时,必须在距工作面500m范围内建造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矿井以外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不能在自救器提供的额定保护时间内安全撤至地面的,必须在距采掘工作面1000m范围内修建避难硐室或救生舱。应急避难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供氧保障、有害气体排除、环境监测、通信、照明、供电、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没有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其额定保护时间应不小于96h。四、矿井压缩空气自救系统是指在灾害发生时能为所有采掘现场提供压缩空气和气体供应,并为事故现场人员提供宝贵氧气的系统。
空气压缩机一般安装在地面上。但在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当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向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安装在其供风水平以上两水平的进风井底部安全可靠的位置。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压缩空气自救装置。
其他矿井掘进工作面应配备e 799 bea 6 e 997 aee 7 ad 94 e4b 893 e5b 19e 313333383961风压管路和供风阀门。五、矿井供水救援系统矿井供水救援系统是指为保证火灾、爆炸等事故现场人员的用水需要而预先安装的实时供水系统。
《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设和完善防尘供水系统,除设置三通和阀门外,还应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集中的地方设置供水阀门,以保证所有采掘地点都能满足灾害发生时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6.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是指在发生事故时,保证重要信息顺利有效传递的系统。
按照灾害发生时通知人员及时撤离,实现与遇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建设和完善通信系统。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峒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和最高水平,都安装了电话。
井下避难硐室、井下主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的疏散场所等。,均设有直通矿井调度室的电话。要积极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和井下广播系统,确保遇到危险时能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
5.矿井避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简介:矿井发生火灾、水、瓦斯、顶板、运输、机电等灾害事故时,初期造成的范围和危害一般都比较小。
这不仅是扑灭和控制事故的有利时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人员安全的关键时刻。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事故的突发性,矿领导、矿山救护队员等专业人员很难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
因此,井下矿工及时开展避灾工作,保护自身安全,遏制灾情扩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事故处理的中后期,也往往需要在井下矿工正确避灾的基础上,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有效性。
矿井发生火灾、水、瓦斯、顶板、运输、机电等灾害事故时,初期造成的范围和危害一般较小。这不仅是扑灭和控制事故的有利时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人员安全的关键时刻。
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事故的突发性,矿领导、矿山救护队员等专业人员很难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因此,井下矿工及时开展避灾工作,保护自身安全,遏制灾情扩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即使在事故处理的中后期,也往往需要在井下矿工正确避灾的基础上,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有效性。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1)在积极抢救灾害和事故后,灾区和受灾地区的群众要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救援,把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安全撤离当现场不具备事故救援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井下矿工应尽力快速安全撤离灾区。(3)妥善撤离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遇险人员应在灾区自救互救,妥善避难,努力维持和改善生活条件,等待救护人员的救援。
如果无法疏散到地面,应尽量疏散到设置在地下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条件较好的地方。
6.地下避灾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地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
(1)积极救援。灾害事故发生后,灾区和受影响地区的人们应保持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救援,把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安全疏散。当现场不具备事故救援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井下矿工应尽力快速安全撤离灾区。
(3)适当避难。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退,遇险人员要在灾区自救互救,妥善避难,努力维持和改善生活条件,等待救护人员的救援。如果无法疏散到地面,应尽量疏散到设置在地下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条件较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