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建设
研究结果:
近五年来,本学科共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4项、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国家重大转基因项目3项、农业公益性产业项目1项、重大滚动项目1项、国家和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2项,每年申请有机(类)。近年来的成果:樊晓蓉和吴洪生的博士论文分别获得2008年和2010“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此外还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沈启荣教授的专利“一种能防治连作作物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肥料”获第六届江苏省专利奖(2009);沈启荣教授研究组“R&D与有机肥产品推广”获第四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2009);徐国华教授的研究组“作物缺磷的分子机制及菌根调节磷的吸收和运输”获得中国土壤学会第四届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9年)。
产学研合作:
本学科与20多家有机肥企业开展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在宜兴、江阴、常熟、乐东、贵州贵阳、蒙牛集团、内蒙古等地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企业每年为此学科设立高达90万元的奖学金,用于研究生学费和奖学金。
国际合作:
本学科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选派5-8名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到国外相关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邀请3-5名国外著名教授到本学科工作半个月以上,国际化程度高。
论文:
近年来,该课题发表在国际著名的植物学、微生物学、土壤学和环境科学杂志(植物生物学最新观点、植物杂志、生物技术进展、新植物学、植物细胞和环境、实验植物学杂志、植物学年鉴、化学圈、土壤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美国土壤科学学会杂志、植物和土壤、植物生物学、应用生物学年鉴、生物防治、生物学和土壤肥力等)上。),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教材和学术著作有:(1)农业化学(总论),副主编;(2)《植物营养学》(第二卷),主编;(3)《土壤农化分析》,主编;(4)《土壤肥料学通论》,21世纪课程教材,主编;(5)作物高产施肥原理,主编;(6)《中国覆盖旱作水稻的理论与实践》,主编;(7)滨海盐渍土农业,主编;(8)农业化学研究法,有参与;(9)《农业百科全书》(农化卷),主编;(10)21世纪教材《农学概论》参与编写。
主要研究方向:
土壤微生物与生物肥料、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植物营养生理学和病害生理学是由我国著名土壤学家黄瑞才等老一辈科学家开创的。是全国第一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1990授权招收博士后,1998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9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与植物营养学科一起被评为国家一级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建立了江苏省低碳农业与温室气体减排重点实验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世界级农业野外观测平台(T-FACE)。学科带头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重大项目、“973”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与欧盟国家和美国的权威科学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获得1篇国家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以及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技术专利。
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该学科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计划、973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科学院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土资源部重大项目等一批重点科研项目。目前研究经费已达3500多万元,获得省部级奖励10多项。65,438+0人当选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65,438+0人参与了IPCC第四次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评估报告的编写,65,438+0人作为观察员出席了UNFU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政府间研讨会,65,438+0人作为专家参与了IPCC农业气候减缓评估报告的审议。1人* * * 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2013附件第二章有机土壤编写组共同主席。作为第一作者参与了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农林部分,负责编写了《中国气候与环境:2012》(秦大河院士主持)。负责编写《国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十二五”学科发展战略——土壤科学》报告,承担“十二五”农业生境研究、科技部“863”主要撰写人,承担教育部、中科院、国家基金委“654.38+00000科学问题——土壤科学问题”编写工作的组织者。该课题在土壤碳氮循环和全球变化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相关研究成果被《自然中国》和《自然新闻》收集报道。2004年和2010年分别召开了第252次和第380次香山会议。
产学研合作:
本学科与许多企业开展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在江苏常熟建设了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人脸观测平台,与商丘李三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低碳农业研究基地,与安徽贝尔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生物质炭肥工程中心,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生物质炭土壤治理技术。
国际合作:
本学科与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有长期合作。每年选派2-3名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到国外相关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邀请3-5名国外著名教授到本学科工作半个月以上,国际化程度高。近年来,先后承办了三次国际会议(2006“农田土壤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前沿领域战略研讨会”、2008“土壤固碳与温室气体农业减排国际研讨会报告”、2010“圣WG3减缓项目启动会”)。
论文:
近年来,该学科在土壤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全球变化生物学、地球物理研究杂志、环境极化、农业、生态系统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化学圈、土壤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美国土壤科学学会杂志、植物和土壤、地球表皮、生物资源技术、土壤应用生态学、生物学和土壤肥力等。)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出版11主要学术著作和教材。
主要研究方向:
土壤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土壤生态学、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跨学院设立的交叉学科,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2002年开始招生。学科以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作物生态实验室、土壤生态实验室、昆虫生态实验室等专业研究所(室)为基础。,并拥有分子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所需的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和实验基地。
科研成果:
目前,该学科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省级重点项目8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余项,以及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技术专利,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生态学教学团队获得2010“全国优秀教学团队”。
论文:
近年来,该学科发表了28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全球变化生物学》、《生态学杂志》、《功能生态学》、《生态学》、《OECD》、《环境污染》、《生物资源技术》、《大田作物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土壤生物学与环境》;生物化学,美国土壤科学学会杂志,地球胚胎学,应用土壤生态学,生物学和土壤肥力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近10部。
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分子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2个学科,专业为海洋科学,2005年获海洋生物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应用海洋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获江苏省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10获海洋科学一级硕士学位。拥有一支15人的教研团队,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建立了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活性物质、海洋微藻生物技术、海洋分子生物学等7个实验室。拥有一流的仪器设备,总资产近10万元;拥有江苏大丰、海南三亚、山东莱州、山东东营四个不同气候带的海洋生物综合实验基地,可容纳30-50名研究生全天候开展研究。在近海滩涂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海洋微藻生物技术、近海环境生物技术、海洋活性物质和生物能源研发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科学研究
“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国家支持计划、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48、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国家海洋局908、江苏省重点项目等各类项目20余项。,总经费15万余元。本学科目前承担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盐碱植物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创新”(2012-201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东海淤滩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20113B09)。“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能效微藻养殖及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20114b01)、“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特种海洋生物资源研发”(2012AA021706)、江苏支持“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研发”等15个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5年来,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其中“高效滨海盐渍土农业技术体系集成与推广应用”获200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10件。
产学研合作
该学科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与有实力的科技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许多企业设立了该学科的研究生奖学金。在江苏大丰盐碱地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了“江苏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合作建立了300平方米实验室、1万平方米中试实验室、4000平方米智能温室、1万亩种植核心示范区、近万亩种植辐射区等1永久性海洋实验基地。
论文
近年来,《色谱A刊》、《分离科学杂志》、《植物生理学杂志》、《植物营养与土壤科学杂志》、《植物细胞生理学》、《应用生理学杂志》、《农业水管理与土壤杂志》、《环境科学杂志》、《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中国水产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90余篇被SCI、IE收录。出版《海洋生化工程原理》等学术专著3部。
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围绕三个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近海滩涂生物资源与生态学、海洋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化学工程。
(1)沿海滩涂农业生物技术:以海陆过渡带生物资源的利用、改良和整合为重点,构建海陆过渡带高效耐盐植物现代种植体系和滨海盐渍土农业技术体系。
(2)海洋生物能源:重点研究高密度能源植物、产油海洋微生物和海滩海藻资源。
(3)海洋活性物质:海洋药物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特别是海滨耐盐植物和海藻活性物质的研发。
(4)海洋生物修复技术:利用藻类、微生物等细胞表面群体对重金属和石油的吸附及其细胞内代谢解毒和降解过程,筛选耐受和去除能力强的菌株和藻类,重点发展海洋污染生物净化应用技术。
(5)海洋生物信息技术:将重点开展耐盐经济植物、海洋微藻、海洋大型海藻、海洋微生物等相关高等经济植物的蛋白质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本学科是在原土壤农化专业环境保护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两个学科,南京农业大学重点学科,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目前,该学科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发展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省级重点项目40余项,研究经费近654.38+00万元。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以及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技术专利,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与模型研究”获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科研成果:
目前,该学科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发展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省级重点项目40余项,研究经费近654.38+00万元。该学科在环境过程与全球变化、环境污染控制与生物修复、环境生态学等研究方向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以及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技术专利,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如“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与模型研究”获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邹博士论文“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CO2、CH4、N2O)”
国际合作:
本学科与美国莱斯大学、英国雷丁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水土研究所等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有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邀请3-5名国外著名教授对本学科研究生进行授课和指导,本学科国际化程度较高。
论文:
近年来,该学科为国际著名出版物(全球变化生物学、环境科学和技术、生态学杂志、功能生态学、大气环境、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生物资源技术、化学圈、农业、生态系统和环境、土壤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美国土壤科学学会杂志、总环境科学、植物和土壤、土壤生物学和肥力等)做出了巨大贡献。)发表SCI论文近65,438+000篇,学术专著3部。
主要研究方向:
环境过程与全球变化、环境污染控制与生物修复、环境质量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生物学与生态工程。本学科属于两个学科,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1993授予硕士学位,2006年授予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博士学位。是教育部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该学科由固体废物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和土壤有机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所组成。依托该学科,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于2009年通过国家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近五年来,该学科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近30项,废水和固体废物处理项目20余项。
科研成果:
近年来,该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一五”水利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目前科研经费10多万元。5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污泥高倩脱水脱重金属生物淋滤处理技术”获教育部科技发明奖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近20项。
产学研合作:
该学科在水与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土壤污染控制与治理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承担地方政府和企业工程项目20余项,多名教师拥有注册环境工程师证和环评工程师证,1名教师当选勘察设计注册环境工程师全国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论文:
近年来,该学科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环境化学领域的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水研究、环境污染、生物资源技术、Chemosphere、环境质量杂志、危险材料杂志、应用地球化学、水空气& amp在《土壤污染》、《BMC植物生物学》等方面发表SCI论文近70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5部。
主要研究方向:
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水与废水处理工程、环境微生物工程、土壤污染化学与污染控制、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与修复、新型环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