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概况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在多年的发展中,在团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声誉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研究方向。研究院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紧紧围绕江苏“两个率先”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推进江苏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为导向,以江苏制造业乃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为党和政府的决策管理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综合运用成熟前沿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国内外主流研究范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者以往的研究积累,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对企业内部经济原理和外部运营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而言,该研究所最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宏观研究中,
主要从国家自主创新的角度,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江苏区域制造业的后续发展提供理论积累。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
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新型制造业”的科学内涵与演进、新型制造业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互动机制、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整体评价与预测、中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机制、中国制造业与新农村的互动关系、基于资源约束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等。
②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选择、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制造业的协调战略。
就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中观研究而言,
主要运用前人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方法,从区域经济和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重点研究江苏省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
①江苏省制造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主要包括总体评价与预测、发展路径选择、产业特征分析、企业特征分析、江苏省制造业发展与提升江苏省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江苏省制造业发展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 江苏省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互动关系,以及基于资源约束的江苏省制造业发展战略。
②基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三角制造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主要包括都市圈的基本理论、长三角都市圈演变中江苏制造业的评价与预测、东部城市群与江苏制造业的互动关系、长三角制造业发展中江苏区域竞争力的评价与提升对策、 长三角发展中的江苏制造业发展战略、长三角制造业联动发展战略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江苏制造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微观研究中,
主要从服务于江苏省制造业发展、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乃至中国制造业发展重大问题的有效研究的目的出发,对制造业发展研究本身所需要的一些微观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研究领域主要包括:
①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主要从国家自主创新和区域发展的角度,深入研究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自主知识产权管理,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专利经济学(包括专利资产证券化等。)、专利制度创新、区域专利战略、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江苏知识产权管理(如江苏信息产业专利战略、江苏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江苏高校知识产权、江苏农业知识产权和江苏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等。)、跨国公司的专利壁垒及其对策、企业知识产权许可策略、商业银行专利策略、专利许可中的专利定价策略以及
②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该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创新型国家建设、区域自主创新、技术集成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及其评价、技术创新团队及其联盟的激励与管理、基于价格契约的技术转移特别是技术许可理论、新兴技术管理以及开放条件下江苏省技术转移的长效机制。
③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气象经济与环境工程管理研究。该研究领域主要依托我校大气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优势。一方面运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气象科技和气象管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开展气象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另一方面,在大气环境监测报告、环境绩效评价、清洁生产技术等领域多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环境工程技术风险评估、环境工程领域技术开发利用评价方法、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及其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在环境污染生命周期评价、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成本分析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了新的评价工具。2009年至2065438年
1.全球变暖碳减排压力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2009-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3063),27万元,负责,进行中;
2.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理论与对策研究,2009-2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7JJD630006),65438+万元,负责,正在进行中;
3.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与技术研究,2008-2011,公益行业科研专项基金项目(气象)(GYHY200806017),98万元,负责,进行中;
2007-2009
4.气象行业科技人力资源优化研究,2007-2008,中国气象局软科学研究项目(QR2008-28),5万元,已完成;
5.江苏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2007-2009年,江苏省科技计划(br 2007 502)8万元,负责,正在进行中;
6.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2007-2009,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科学)(BIA060039),7万元,负责,进行中;
7.中国科协重大政策项目《中国科技人员收入差距调查与政策建议,2006-2008》(2006 dcyj 09),费用30万元,已完成;
2004-2008
8.基于资源约束和自主创新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2006-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3045),17万元,已完成;
9.优化国家技术转移促进体系建设。2005-2007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2005 EC 00160)花费80万元,完成。
10,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07,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费用8万元,已完成;
11,江苏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研究,2005-2006,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JHB 05-022),5万元,负责,已完成;
12,科技宏观管理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研究,2005-2006,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5Ba905B03),40万元,负责,已完成;
13,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内涵及机制研究,2004-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主任基金项目(70440010),5万元,负责,已完成;
14,东部城市群与世界制造中心研究,2003-2006,哲社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03 JZD 0014),造价50万元,已完成;
15,江苏广电“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2006-2007,江苏省广电局,5万元,负责,完成;
16,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管理研究,2005-2007,江苏省交通厅,45万元,负责,已完成;
17,江苏省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规划,江苏省粮食局,2005-2006,25万元,已完成;
18,南京多媒体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04-2005,南京市广播电视局,负责65438+万元,完成;
19,苏州工业园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2004-2006年,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65438+万元,已完成;
20、苏州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2004-2006年,苏州市科技局,负责35万元,已完成;
2001-2004
21,区域科技规划前期研究,2002 -2005,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专项,1万元,负责,已完成;
22.《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受无锡压缩机有限公司委托,2004-2005,400元,已完成;
23、苏州区域创新体系研究,2003-2004,苏州市科技局,负责654.38+50万元,已完成;
24、新时期科技与经济的关系,2002-2004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专题,50万元,负责,已完成;
25.东西联合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与运行机制,2001-2003,国家重点科技计划,20万元,已完成;
26.加快江苏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2003-2004年完成江苏省发改委“十一五”前期研究招标项目,费用3.5万元;
2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发展战略与沿江发展战略的相关性研究,2003-2004》,经费3万元,已完成;
28.《拉萨市科技产业发展前景与对策研究》,拉萨市计委、科技局资助8万元,2004年5月完成;
29、长江三角洲科技规划体系研究,国家科技攻关子项目,65438+万元,2002年4月完成;
30.《南钢集团冶山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受南钢集团冶山公司委托,8万元,2003年3月完成;
31.科技部台湾事务办公室委托的《台湾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律研究》,2万元,2003年1完成;
32、拉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方案研究,拉萨市科技局,2万元,2001 11完成;
33.东西部科技合作模式与途径研究,2001-2002,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5万元,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