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泉详细数据收集
基本介绍中文名:陈立泉国籍:中国国籍:汉族出生地:四川南充出生日期:1940(陈赓年)职业:院士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成就:20011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简历,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简历1。他是物理研究所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的负责人,参与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高温超导材料的研制。研制出Tc=48.6K的超导体,这是当时世界的最高纪录,在70 K发现了超导的迹象,研制出Tc=92.8K的YBaCuO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其成分。在国内率先研制出铋等氧化物超导体,使我国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继续处于国际先进行列。2.“六五”至“八五”,主持并参与中科院重点课题“全固态锂电池”的研究。在国家863计划中担任二次锂电池专项负责人并参与研究,主持了专项研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国家11子项目研究的协调工作。为我国锂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锂离子电池最早是在中国开发的。建成国内首条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产品性能和成品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难题。参与组建北京星恒电源公司,依托自身技术,以国产设备和原材料为重点,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建成了锂离子电池研发基地,加快了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协助建设中国最大的锂聚合物工厂。近年来,取得了纳米金属贮锂合金负极材料等一批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3.固态离子学的其他研究,尤其是纳米离子学,也取得了许多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发表论文2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3项,培养硕士、博士20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离子:纳米离子材料和离子电子混合导电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纳米离子材料和离子电子混合导电材料中离子和电子的输运特性和其他物理性质。高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当前研究课题与展望1,纳米离子材料的制备与表征;2.离子和电子的输运特性以及纳米离子材料的其他物理和化学性质;3.锂离子电池的物理和化学过程;4.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和化学过程。通过以上研究,固体离子学将发展为纳米离子学。研究成果近年来,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如纳米金属贮锂合金负极材料,是美国能源部年度工作报告中唯一引用的中国文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为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产业化、液氮温度区间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