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骨灰”这个词的确切来源?

“骨灰”在E世代已经是一个常用词,大致相当于“我们”使用的“至死不渝”、“以身殉职”、“烈士”,表达对一项事业的一系列“顶级”赞美,比如伟大的忠诚、永不反悔、永不背叛。尼克尔森,好莱坞著名演员,是湖人队著名的超级球迷。一家报纸报道说:“作为湖人队的铁杆球迷和最佳演员,尼科尔森曾经说过,NBA的经理和教练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无奈,“不是我不懂,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我这一代人真的很难把“骨灰”和崇高的赞美联系在一起。虽然网络语言还是年轻人的“专利”,但随着他们步入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这种“非网民”无法理解的“网络语言”会越来越公开地进入“主流”媒体。同一社会在相当程度上会出现“两种语言”。很多时候,互相倾诉只是“鸡同鸭讲”的说法,要么无法理解,要么被误解,甚至暴力冲突,对社会和谐不是幸事。这次“骨灰”事件就是证明。蒋兴全教练和年轻媒体记者的误会和冲突,更多表现的可能是“代沟”、代际差异和冲突,代际隔阂和摩擦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可能不会太大。如果同代人都有这样的情况,后果特别堪忧。

辽宁队主帅、中国篮坛德高望重的教练姜兴全在山东临沂客场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怒不可遏,厉声斥责一名记者。辽宁队这次客场挑战山东不是以11分取胜吗?赢了还这么生气,肯定有不堪的原因。原来当地一家媒体称他为“骨灰教练”!在发布会上,他当然会和这位记者、这份报纸“理论”:“我今天看报纸,他们居然叫我‘骨灰教练’!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我从来没听说过这种说法。世界上恐怕没有‘硬核教练’这种东西。这个年轻人,你在报纸上这么公然说话,可是我的命啊!”年轻记者再三解释,“不是那个。我们这么说是为了尊重你。”“什么?有人这么恭敬吗?骨灰,那是给死者的。我们直说吧。谁先死还不一定呢!你说我德高望重,却不能说我是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