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科大学在哪个城市?
广东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山医学院湛江分校,创建于1958,1964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于1992更名为湛江医学院,2016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两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授予硕士学位;被列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高校;191年获得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并于200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08年博士后研究中心成立,2012年批准成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65438+2005年5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 1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0年7月,药理毒理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2021年8月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还进入了两个知名的权威榜单: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和权威的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300亩,由湛江校区和东莞校区组成。湛江校区位于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美丽的东莞松山湖科技工业园。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25000余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系)。学校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结构,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省重点学科7个(1省攀登重点学科,2个省优势重点学科,4个省特色重点学科),珠江学者岗位计划5个。本科专业37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法等7个学科,面向26个省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广东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东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高校重点专业4个,省级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改革项目9个。国家一级课程2门,省级一级课程17门。近两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一等奖3项;三等奖)。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5个临床专科)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9个临床专科),有1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现有教职工1868人,其中专任教师1329人,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921人(含附属医院),双聘院士2人,广东省珠江青年学者2人,讲师2人,广东省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模范教师、高校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8人,广东省名师7人,“千人计划”省级培养对象14人,省“特殊支持计划”人才2人,“启航计划”人才32人,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学界、南粤新锐人才。学校教学科研条件良好,拥有1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000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目前有直属医院4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14所,非直属医院7所,合作教学机构遍布我省,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有科研平台服务管理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R&D机构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2个,博士后研究中心1个,是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湛江医药产业联盟、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牵头单位或会长单位。“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科研项目16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I发表论文1309篇,发表学术著作61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2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校网是广东省教育科研网在湛江地区的联结中心,覆盖湛江、东莞校区及直属附属医院。学校有3万多个数字化信息点,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种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总藏书量为纸质图书654.38+0.98万余册,电子图书654.38+0.51万余册,音像资料9000余小时,纸质期刊800余种,电子期刊4万余种,可购可用的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选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芬兰、波兰、日本、马来西亚及港澳台地区的5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各种交流与合作。先后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中芬应用科技大学联合会。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上升,先后获得欧盟“Erasmus+”大学能力建设和教师交流项目。学校自2010开始招收港澳台学生,自2019开始招收国内硕士、博士层次的学生。学校始终坚持以“为基层发展医学、加强医学,培养人才保障健康”为己任,形成了为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鲜明特色。得到了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得到了张德江、胡春华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的充分肯定,称赞学校是“基层医生”,建校64年来,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23万多名医学人才。学校生源充足,是广东省考生比较青睐的省属本科院校之一。通过质量工程建设,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受到社会广泛欢迎。五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04%,位居全省前列。自2016起,连续六年获得中国“最佳实践大学”荣誉。五年来,学校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国家级170项、省级409项。学校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恪守“立志正气、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校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广东医学精神,弘扬“严谨、朴素、善良、奉献”的校风,实施特色发展核心战略,坚持“以党的领导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 以人才强校为先,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同类先进、享誉海内外的高水平医学大学,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民感情、良好科学精神、创新素质、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扎实人文素质,服务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国家和广东省的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截至2022年3月1)
其他信息:
最近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咨询我。广东医科大学有几个校区?今年新生会被分配到哪个校区?哪个校区好?以及其他相关问题,那么我会统一回复各位考生的问题。广东医科大学现在有两个校区,湛江校区和东莞校区。广东医科大学校园地址及简介1。广东医科大学湛江校区地址:广东湛江霞山温明东路2号(湛江校区)。广东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山医学院湛江分校,创建于1958,1964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于1992更名为湛江医学院,2016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两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获硕士学位。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191年获得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博士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2009年被列为广东省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项目建设单位。2012年批准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地址: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工业园新城大道1号。学校总占地面积近1900亩,由湛江校区和东莞校区组成。湛江校区位于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美丽的东莞松山湖科技工业园。截至2065438+2006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科部),等等。广东医科大学简介广东医学院前身为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1992更名为广东医学院。2012批准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总占地面积近1900亩,由湛江校区和东莞校区组成。湛江校区位于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美丽的东莞松山湖科技工业园。2065438+2006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广东医学院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下属单位
1958公共医学广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