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
截至2014年10月,学院***有专任教师327人,其中教授10人,副高以上教师比例占42.4%;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以上的91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5人、硕士86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86.67% 。
国家级教学团队:林业教研室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林业教学团队、会计电算化教学教研室团队、园林教研室教学团队、木材加工教学团队、物流管理教学团队 截至2014年10月,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林业局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2014年12月数据)、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2个、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7个、省级精品课程15门,建有1个2万亩的教学林场、92个实验实训室、15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62个紧密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基于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林业类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为福建省唯一获得一等奖的成果。2014年,荣获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自动化工程系是“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才重点培训基地” 。
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林业技术、物流管理、木材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园林技术、市政工程技术
国家精品课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国家精品资源***享课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国家林业局精品课程: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园艺技术实训基地等
省级精品专业:园林技术、林业技术、木材加工技术、会计电算化、森林资源保护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省级示范专业:林业技术、园林技术、木材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电算化、建筑工程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物流管理、园林工程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成本会计、林产品市场营销、财务会计、SQLSERVER数据库技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ASP动态网页设计、广告美学、JAVA语言程序设计、森林病虫害控制技术、森林植物、森林营造技术、园林测量技术等
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园林技术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林业技术实训基地 合作办学 截至2014年10月,学院与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了“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福建教学与实习基地”、“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福建分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福建校外学习中心”等,开展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有36个专业、2600多名成人教育在校生。
学院与台湾中州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建国科技大学等台湾高校合作办学,每年选派20多名师生赴台湾高校学习,邀请10多位台湾高校教授来校讲学,与台湾高校教师之间的互访活动达30多人次。学院还先后与加拿大、德国、新西兰、荷兰、乌克兰等近10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 社会培训 学院还实施“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截至2014年10月,学培养具有大专学历的新型职业农民756名。学院先后被确定为“劳动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项目”等,构筑了由培训基地平台、继续教育平台、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和科技普及推广平台组成的终身教育型职业培训系统,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林农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岗位培训60多期1万多人次,开展技能鉴定3000多人次,成为福建省林业行业规模最大的高技能与新技术培训中心。
学院以“国家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中日林业生态培训中心项目南方培训基地”、“闽台高职院校林业与园林类师资培训中心”为平台,先后与日本合作开办了13期中日林业生态培训班,面向全国培训林业局长及骨干技术人员530人、面向西部培训林业干部56人,承担了由商务部主办、31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131名国务秘书、部长级林业官员参加的“森林执法与施政官员研修班”4期 。 截至2014年10月,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福建省重大专项、福建省重点科研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平市科技攻关及相关生产性项目等160多项,并取得5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有7个项目科技成果成功实现校企对接。学院教师出版全国高职高专统编教材和专著60多部,在各类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
学院教师主编出版的《福建省主要森林植物彩色图鉴》成为全省森林资源清查的工具书。学院教师以林木良种选育、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为重点,研究选育了无患子、乌桕、杉木、油茶、福建柏等20多个树种的优良品系,同时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在森林资源生态监测与收获预测、生态林套改林下利用、杉木愈伤化组培、药材植物组培、铁皮石斛组培、金线莲组培、板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累计发现和命名4个植物新种,在福建发现植物分布15个新记录种,采集拥有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壤剖面。
学院与洋口林场、森科种苗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杉木第三代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工厂化生产,累计提供优质苗木3000多万株。学院武夷虫草中心每年生产武夷虫草2万多瓶。学院先后完成“青山纸业”、“中福实业”造纸原料林基地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邵武等8个县(市、区)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长乐市森林生态规划设计、福清市城市森林绿化规划设计、延平区新农村村居规划设计等;开发了“福建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完成33个县市古树名木的调查、数据库档案建立等工作,承担武夷山等5个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近三年来,学院师生完成了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案件鉴定、林地落界、道路勘测设计、工程测量、园林规划、数控零件加工、楼宇监控设计与安装、网站建设与管理、木制品工艺加工等技术服务100多项,为福建生态省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 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53年,馆舍总面积9280平方米,馆藏图书资料近40万册。光盘,音像等电子文献资料近4000盘,电子期刊和图书5600多种10万多册,中文期刊780余种,报纸60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