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二。首都医科大学简介首都医科大学创建于1956,是由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北京市重点高等学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任首任院长。现任党委书记是梁研究员,校长是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
学校本部有10个学院、1个系、1个研究中心和1个附属卫生学校,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系和国际学院。学校有21临床医学院(其中19为附属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附属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科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 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康复医学院)、附属北京六合医院(六合临床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校还设有38个临床学院和系,32个临床诊疗中心。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2422人,其中研究生4648人,本科生5309人,专科生1765人,国际学生700人。成人学生3121。学校及附属医院教职工42791人(本部1.470人,附属医院41.321人),其中院士7人。高级职称2596个,副高级职称4164个;教授944人,副教授1303人;博士生导师689人,硕士生导师1124人。
学校目前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1个,北京市高校学科群1个。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药理毒理、免疫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等7个学科位居ESI世界前1‰,其中临床医学位居ESI世界前1‰,神经科学与行为、药理毒理位居世界前5‰。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按照三级学科统计,博士学位授权点5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7个;有权授予所有医学和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学校设置的长期专业有临床医学、儿科学、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预防医学、精神病学、药学、临床药学、中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康复治疗、听力语言康复、公共管理(卫生管理)、法学(卫生法学)、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有护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学等14专业。学校培养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6个;7个国家级和10市级特色专业,2个北京市一级特色专业;7门国家级和18门市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 * *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个国家级、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1个市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素质教育基地;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黄大年式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24人,青年教学名师1人,“创新计划”教学名师3人。学校* * *获得国家奖1,二等奖7,优秀奖1,市级奖2,一等奖22,二等奖34,优秀奖1。2014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学校拥有1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省和部门* * *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和部门* * *建设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实验室,5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国家工程实验室,1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优秀创新团队3个。学校“人脑保护高新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北京市首批高新中心。除了一批国家级、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学校还建立了国家生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原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高水平的国家级、市级研究培训机构。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R&D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940项(其中国家科研项目1545),累计科研经费26.62亿元(其中国家项目经费20.64亿元)。获得各级奖励8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37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2项,吴阶平系列医学药学奖6项,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项,1何李科技奖,中原协和生命医学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北京市优秀成果奖1。获得649项专利。
学校拥有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中心实验室、信息中心、实验动物部、期刊编辑部、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