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平的研究成果

多年从事MEMS、精密仪器及相关技术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研究内容涉及微惯性技术(悬浮转子微陀螺仪、固态微陀螺仪、高G加速度计等。)、MEMS安防技术、PCR芯片、微型仿生机器人(类鸟/类扑翼飞行器等。)、微减速器、电磁微电机、旋转微泵、LiGA和准LiGA技术中的微复制技术、宝钢螺旋飞剪改造项目、H型钢轧机动态模拟与仿真、生物大分子光束线同步辐射、XSAF光束线关键设备,包括国家863计划“微小卫星和微型飞行器用磁悬浮转子微陀螺仪研究”、“信息安全新型MEMS强链”, “MEMS强链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研究”和“基于MEMS强链的硬盘物理认证和物理加密技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毫米级惯性水平可控“势能阱”永磁转子自稳定悬浮新概念研究”主持,“基于MEMS的磁阿基米德反磁势阱夹的生物微操作与芯片”,省、部、校支持的研究项目, 如微气泡驱动的集成PCR反应器研究、基于MEMS技术的静电悬浮转子微陀螺基础研究、非硅多梁圆盘高过载自测微加速度计研究、基于MEMS的扑翼飞行机械昆虫研究、基于MEMS的微惯性器件基础研究等。 参与了微机械悬浮转子陀螺技术、非硅精密机械制造技术、先进惯性传感器研究、基于MEMS技术的仿生微型飞行机器人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2007年入选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资助计划,200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SMC优秀青年教师奖,2010入选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惯性(微陀螺仪、微加速度计等。)、微流控生物芯片、微仿生机器人、微安全保障等微纳光机电技术及其相关设计、电路控制与检测、微纳加工及系统集成与应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授权专利80余项。2008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获机械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2007年获高校专利一等奖2007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十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