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丕恕的改革成就

拿着钱和存折,这个又白又瘦的年轻人非常激动。

因为正是他的研发成果——实现这一USW业务的第一台国产服务器“浪潮SMP2000”。

这个叫孙丕恕的年轻人是中国服务器的先驱。

可以制造和销售。

中国的民用服务器产业比世界落后30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石油工业部购买了一台美国服务器用于石油勘探。对方的附加条件是,机器必须锁在透明玻璃房内,中方人员不得入内,美方24小时监控。

一方面是垄断价格买的,花了很多外汇,但也像小偷一样被外方看守着;另一边,孙丕恕带领R&D团队一个个开发组装第一代服务器,一台也卖不出去。

当时浪潮的主营业务是电脑,没有销售人员知道怎么卖服务器。一直沉浸在R&D的孙丕恕,硬着头皮向市场的第一线走去。

为了与进口服务器竞争,“国产”标签往往是让客户止步的第一因素,甚至低价也成为了“便宜没好货”的证据。“当时只有银行等高端客户有实力使用服务器,但我们的服务器不是免费使用的。我就怕国货不靠谱,宁愿多花点钱买进口的。”

学者型的孙丕恕,带着几个人,每天背着那个“黑暗”的服务器去银行。他太听“不要”了,不敢轻易说“买一个”。他只是想要一个审判的机会。

一个银行的负责人被孙丕恕打得半死,说你去弄两台IBM的服务器再转卖给我,我好给你赚钱。!

与普遍的拒绝和怠慢不同,客户对自己的研发成果表现出如此完全的不信任,以至于技术理想主义者孙丕恕在自尊的刺痛中,真的看到了市场的六个父母不认。

作为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孙丕恕以能啃技术硬骨头而闻名。从65438到0988,浪潮电脑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20%,是唯一一家向美国出口电脑主板的厂商。作为浪潮电脑的核心R&D人员,孙丕恕于1992被授予“科技兴鲁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被奖励汽车一辆、三居室一套、15万元。

在个人电脑大繁荣的时代,技师孙丕恕发展顺利;在开发服务器并取得成功后,销售员孙丕恕四处碰壁。

技术成果不是研发的最终目的,而是转化为生产力。因为那次经历,他从此再也不敢轻视“市场”。聚焦“中国创造”浪潮每当有新的R&D项目上马,决策者孙丕恕都会问两个问题:

你能做到吗?

能卖吗

随波逐流,引领潮流

在孙丕恕的强烈建议下,浪潮开始自主研发服务器。

他在1990给浪潮高管写了一封信,预言个人计算时代将逐渐向网络计算时代转变。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将是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关键。

这是一个前沿技术人员对IT行业趋势的敏锐把握。他坚信这是大势所趋,时代的大潮会如期朝这个方向涌来。

1994,山东德州中国银行买了第一台浪潮服务器;1996年,浪潮服务器年销量近2000台;2003年,浪潮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产能达到30万台。与此同时,中国IT厂商纷纷涉足服务器行业,国产服务器逐渐能够在国内市场与进口服务器抗衡。

“人如果只是想活着,就活不下去。”孙丕恕说,“企业必须依靠积极的变革才能生存。”

在IT行业,每个人都有危机感,孙丕恕也是如此。看到有些企业突然红火起来,“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如果把握好时机,可以顺势而为,瞬间冲向巅峰,下跌也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这个行业的新陈代谢就是这么快。

孙丕恕表示,他乐见变革,希望像IBM等国际一流IT公司一样引领变革。“你也可以等着看别人怎么做,然后跟着做。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模式。”

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前一步做好技术储备,然后迎上去告诉市场:你需要我。这是孙丕恕努力的方向,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对企业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凭什么?

靠创新,靠敢于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后金融危机时代,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孙丕恕看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链和产业力量分化重组的巨大力量。

浪潮在国内率先全面向云计算转型,通过自主研发云计算核心技术,打造国内最大的云专利标准池,占领技术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