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的主要成就

1990-1994在英国牛津大学克拉伦登实验室凝聚物理系攻读博士期间,从事基于电子束光刻的纳米制备和纳米器件的量子输运研究。1991年,因成功研究无序体系中电子波函数的弱局域效应,获得克拉伦登实验室设立的阿瑟·库克纪念奖。1994-1996长期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作,1997-2002年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工作。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包括量子隧道结为10 nm的单电子晶体管及其电路,制备微波通信用纳米尺寸T门的新工艺,制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小的T门(30 nm)。他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T形网格的世界纪录保持者。2001年,他在国际上首次用纳米压印技术制作了T门,次年发表了纳米压印制作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学术论文。2003年被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微结构中心主任罗恩·劳斯教授聘为纳米技术高级科学家。从2003年到2008年的5年间,他在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成功建立了完整的纳米加工技术,并使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在纳米加工技术方面的成功研发,帮助纳米光子学和超材料领域的科学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包括“纳米尺度结构的磁反射效应”、“纳米准晶结构的自成像效应”、“反贝特透射效应”等。“纳米准晶平面的超聚焦效应”(注2),“纳米手征结构的光偏振调制效应及其对光路时间反转的不对称效应”(注3),等等。据此,2008年,他因个人功绩被卢瑟福实验室提升为首席科学家,进入领导管理领域。尽管如此,陈还是亲自前往实验室,继续直接从事纳米技术发展的前沿工作。在物理和技术领域发表文章120余篇(均不具名)。领导了由技术战略委员会(TSB)资助的“纳米技术在安全防伪中的应用”重大科研应用项目(英国有7所大学和公司);目前正在领导一个欧洲科研项目,第七框架;作为主要负责人(合作研究者),参与了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委员会(EPSRC)资助的新一代纳米镜的研制项目。同时,他还领导了几个纳米技术的基础和生物应用研究项目。他提出“利用电子束照射改变指示特性可以成功控制干细胞的生长”“利用光子晶体的表面等离子体可以实时定量检测干细胞的生长”,这些都属于国际上最前沿的开创性课题。他是英国-韩国微纳技术财团的合作研究员,英国电子书的编辑,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委员会(EPSRC)的高级评审员,以及多家世界一流科技杂志的评审员。他多次应邀参加重大国际会议,作专题报告和纳米加工技术研讨会。他于2009年6月5438+065438+10月成功组织了关于纳米技术在生物和医疗保健中的应用的中英研讨会(2009年中英生物科学和医疗保健纳米技术研讨会)。2007年,他提出的“SU-8纳米压印新工艺研发”帮助复旦大学微电子系获得了国家863项目的支持,在国内实现了纳米压印5000线光栅。他与复旦大学的合作者在微电子系共同创建了一个纳米压印团队,同时访问和指导了10多名与纳米压印相关的研究生,使这个团队每年在国际科学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约15篇科学论文和多项国家专利。

注1:首席科学家不能直接翻译为“首席科学家”。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科研人员职称编制分为八级,第八级最低,1级最高。其中,第四级是高级科学家,可以直接翻译为高级科学家或高级研究员。第三个层次是首席科学家。这种水平的中文直接翻译还没有。翻译成“首席科学家”是不对的。因为在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的微结构中心,有四名研究员的头衔是首席科学家。如果翻译成“首席科学家”,就是说这个中心有四个首席科学家。此外,该中心有两名研究员的职称是二级,英语是高级首席科学家。翻译成“资深首席科学家”就更荒谬了。特此说明。

注2:纳米准晶面的超聚焦效应是指纳米技术制备的平面准晶结构在光路上的聚焦,以打破衍射极限。更详细的理解,请参考陈和合作者* * *:纳米孔阵列对光的聚焦发表的学术论文。

注3:经典光学理论认为光路是可逆的,遵循时间反转对称性原理。然而,陈及其合作者发现,光在纳米尺度手征材料中的传输特性与方向有关,即光路传输的时间反转对称性被打破。更详细的理解请参考陈和合作者* * *:电磁波通过平面手征结构的非对称传播发表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