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架构和arm的区别
短短几年后,RISC-V不仅有政策支持,企业和学术界对这个开源指令集的关注度也一直在增加,甚至让Arm感受到了压力。因为自从RlSC-V 2010在伯克利大学诞生以来,业界最常听到的一种声音就是RISC-V可能会改变现有的Arm和Intel X86主导的处理器架构竞争格局,尤其是在消费级、IOT和其他嵌入式市场冲击Arm。
ARM和RISC-V的区别
ARM架构和RISC-V架构都起源于1980年代的精简指令计算机RISC。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技术风格简单,模式完全开放。ARM是一个封闭的指令集架构。很多只使用ARM架构的厂商,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产品频率和功耗,一定不能改变原来的设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CPU架构已经变得极其复杂和笨重。ARM架构文档长达数千页,指令数量复杂,版本众多,互不兼容,不支持模块化,存在高额专利和架构授权问题。而RISC-V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位为完全开源的架构,避免了几十年来计算机系统发展的弯路。架构文档只有200多页,基本指令只有40多条。同时一套指令集支持所有架构,模块化允许用户自由定制,根据需求配置不同的指令子集。
未来ARM和RISC-V的竞争将走向何方?
目前ARM占据了移动设备为代表的处理器IP的大部分市场,RISC-V是后起之秀。那么,未来会走向何方?
ARM和RISC-V的竞争有点像上世纪末Windows和Linux的较量,未来ARM和RISC-V的竞争格局可能也差不多。首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RISC-V在ARM的传统优势领域,也就是手机领域,是没有机会的,因为手机经过十年的迭代,处理器内核不会完全改变,这就和Windows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雨,依然是PC市场领先的操作系统一样。但在新兴领域,RISC-V和ARM都在同一起跑线上,RISC-V很有可能凭借开源指令集的特点击败ARM,或者至少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目前这类新兴市场主要是物联网市场。物联网市场具有长尾、细分市场多、耗电要求高等特点。因此,RISC-V具有优势,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灵活地修改指令集和芯片架构设计。相比之下,用ARM只能做一个标准化的设计,很难做到差异化。另外,物联网市场对成本比较敏感,RISC-V的免费授权对芯片厂商来说也很重要。在RISC-V基金会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高通和联发科等专注于物联网的公司。但在目前火热的AI芯片市场,ARM和RISC-V看不出明显的优劣。这是因为高性能AI芯片中的ARM和RISC-V核都主要作为控制器使用,而最重要和最核心的计算单元往往是电路设计者自己设计的,没有使用IP。另一方面,AI芯片的利润空间往往很大,所以RISC-V的免费特性并没有带来特别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