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科学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改善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增加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使植物的农艺性状、观赏性状和贮藏性状朝着人们所要求的方向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使用要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使用目的科学选择相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所选产品必须是在该作物上注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如果超出范围用于其他植物,往往会导致产量降低或品质下降。比如花生中使用多效唑,会导致果实变小。枣树喷施氯芬脲虽然果实体积增大,但口感变差,品质受到影响。

(2)“抓期”巧喷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施药期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在适宜的时期使用,才能起到发挥药效和避免药害的作用。比如在柑橘幼果期喷施赤霉素,可以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如果施用过早,在柑橘花芽分化期喷施赤霉素,会抑制花芽的形成,产生相反的效果。西瓜花期施用氯芬脲会保果增产,但后期施用会影响产量。噻苯隆应该在棉花结球的时候喷洒,棉花结球,棉花结球,棉花结球,棉花结球,棉花结球,棉花结球,棉花结球,棉花结球

此外,施药时要准确计算剂量,严格按照植物生长调节剂注册标签上的作物和调节用途准确配制浓度,不得随意增加剂量和水量。喷洒频率也应基于产品标签说明。

(3)“选对器械”的保药效果根据施药方法选择施药器械和治疗方法。就茎叶喷洒而言,大面积宜使用机动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机,小面积宜使用手动喷雾机,高喷洒的果树宜使用杆式喷雾机。使用前,应清洁喷雾器。如果喷雾器已经喷过其他农药,使用前应彻底清洗几次,以免最后一次农药的残液影响植物生长。

(4)“正确施用”是保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比其他农药更复杂。有一些处理方法,如均匀喷洒植物、局部涂抹或蘸花、浸泡果实、涂抹、熏蒸等。应根据化学品的特性和使用目的选择正确的使用方法。要严格按照产品标签和使用说明配制药品,并配合使用。当天配的药当天就用完了。在混配效果不明确时,禁止随意混配,尤其是两者pH值相差较大时,更不能盲目混配,也不能未经试验就与叶面肥等农药混配。

(5)看天,看地,看庄稼。施药应在无风、阳光充足、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天气进行,避免在降雨前和极端天气(过高、过低、干旱等)下使用。),以免影响药效,产生药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与植物生长和水肥管理密切相关。例如,当雨水较多,小麦、玉米和其他作物生长旺盛时,喷洒抑制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防止过度生长。在肥水条件好、长势旺的棉田,可以喷施哌醋甲酯,防止棉株长势旺盛,但在天气干燥、长势差的棉田不能使用。

(6)“安全用药”更重要。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制、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穿戴防护用品,注意使用者和周围人的安全防护,特别要避免儿童、老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接触和使用。

配药需要选择合适的配制场地,在通风良好的室外配制,远离粮、火、水和动物。不能用一桶药水直接从河里或者井里取水。备粉时,应在无风的地方或上风处,尽量避免粉尘飞扬。不要在刻度线之外给喷雾器灌药液,以免洒漏。

配药或用药时不要吃东西、喝水或抽烟。不要污染你身上的药水。如果溅入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喷洒后应立即换上干净的衣服,用清水冲洗手、脸等暴露部位,用肥皂清洗衣服。如不慎误服或术中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施药后,所用器械应清理干净,冲洗后的废液和产品包装应远离住所、水源和其他作物妥善处理。不要在河流、鱼塘、水井等水源清洗喷洒设备和防护用品。不要在水井、其他水源、饲料、食物和非目标作物上喷洒化学品。

喷洒后应在田间立警示牌,告知路人此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间隔内不得食用果蔬。

其余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温度适宜的地方,避免暴晒、受潮和冰冻。应将其锁定和储存,以避免意外维修和误用。储存场地应远离宿舍、食品、饲料、种子、肥料等。易燃化学品应远离火源和热源,装卸时应小心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