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刻录机的发展历程
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电影工业咨询委员会起草了一份代表好莱坞七大电影制片厂的愿望信,其中一条是在CD上录制标准长度(135分钟)的视频节目,要求图像和音质高于LD(这一要求在1990年中期提出,并在1994年得到正式确认)。当时VCD的图像分辨率只有352×240(NTSC)或者352×288(PAL),视频性能远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1994 16年2月16日,索尼率先发布了《单面双层12 cm (5.25英寸)高密度多媒体光盘的格式和技术指标》,简称多媒体光盘(MMCD),这是第一部DVD技术规范。DVD诞生之初,充满了竞争。索尼-飞利浦集团的MMCD(单面和双面结构)和东芝公司的SD(双面和双面结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虽然最后双方和解了,但是打架并没有彻底结束,而是一直持续到DVD刻录机规格之争!
因为CD刻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所以实现DVD刻录是非常现实的。在第一台DVD刻录机诞生之前,一场轰轰烈烈的DVD刻录标准之争又开始了!
为了理解这场错综复杂的DVD刻录标准之争,我们首先要提到一个DVD论坛,它是在DVD诞生后不久成立的,对DVD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DVD财团成立于1997年4月,由十大DVD厂商组成,也称为10C。正是他们从中国的DVD制造商那里收集专利——日立、松下、三菱、飞利浦、先锋、索尼、汤姆逊、时代华纳、东芝和JVC。三大DVD刻录R&D/推广机构——RWPPI、RDVDC、DVD+RWAlliance的所有成员基本都是DVD论坛的成员。
理论上,任何与DVD相关的标准都必须经过它的批准。但是DVD规范统一后,DVD论坛并没有统一DVD刻录的标准,毕竟不是一个强制性的组织。
在DVD标准争夺战中失败的飞利浦和索尼,在1996年DVD正式上市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发出了可刻录DVD,并与作为DVD+RW和DVD+R规范制定者的HP * * *,共同成立了DVD+RW联盟,同时先锋公司也在1997年生产出了其可刻录DVD技术——DVD-R以及后来的DVD-RW。因为它面向主流DVD视频市场,是对DVD-RAM弱点的重要补充,所以很快通过了DVD论坛的认证,成为非数据存储应用的官方可录DVD标准(DVD-R和DVD-RAM都获得了DVD论坛的认可)。这样DVD刻录技术就有了三大类五个规格(DVD-RAM,DVD-R/RW,DVD+R/RW)。以下是DVD记录标准发展的简要列表:
1996DVD-ROM、DVD-Video
1997 DVD-RAM(ver 1.0;2.6 GB)DVD-R(ver 1.0;3.95GB)
1998 DVD-R(ver 1.9;4.7GB)
1999 DVD-audio DVD-RAM(ver 2.0;4.7 GB)DVD-RW(ver 1.0;4.7GB) DVD+RW(3.0GB)
2000 DVD-RAM(2.1版;4.7 GB)DVD-R(ver 2.0;4.7GB/写入器类型)
DVD-R(ver 2.0;4.7GB/通用)DVD-RW(ver 1.1;4.7GB)
DVD+RW(ver 0.9;4.7GB)
2001 DVD+RW(ver 1.0;4.7GB)
DVDMulti(版本0.9)
DVDMulti(Ver1.0)
DVD+RW(ver 1.1;4.7GB)
2002 DVD+R(ver 1.0;4.7GB)
相对来说,DVD+RW是三个标准中最有优势的。在录制动态图像、音乐和其他媒体方面,它优于DVD-RW。再加上微软的介入,市场潜力巨大,很有可能实现统一的DVD刻录标准。但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三种不同的标准基本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两种相互竞争且不兼容的格式正在努力成为行业标准。两种格式都可以存储视频和数据,但这种不兼容给用户带来了购买哪种产品的困惑,于是市场上出现了支持两种格式的DVD刻录机。为了赢得更多用户的支持,越来越多的DVD兼容其他规格。其中明基DW800A就是代表。通过明基独有的光盘便携性技术——书型管理,可将刻录的DVD+R/RW光盘的参数公告轻松更改为DVD-ROM格式,无论是DVD光驱还是家用DVD播放器都可以轻松读取,实现99%的兼容性。
关于DVD刻录机规格的争论还在继续。自2001年5月荷兰飞利浦公司向全球市场推出第一台DVD刻录机——DVDR 1000以来,越来越多的光存储厂商迅速跟进,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随着产能的扩大,DVD刻录机的价格一直在走向理性。2003年底,明基的DW400A跌破65438+万元大关,一场DVD刻录机大规模普及的完美风暴开始了。这也印证了2001年5月全球市场第一台DVD刻录机正式诞生时的预言:不出两年,DVD将彻底主宰我们的视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