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垟街道经济发展
工业包括电子、电缆、消防器材、塑料、工艺美术、低压电器、石材制品、服装鞋帽,年产值5912万元(2010年),数十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农业主要种植水稻。这里曾经是原盐的主要产地,被称为“盐都”。是温州的传统渔乡,也是浙南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之一。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以“工业强镇”战略为重点,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节能降耗带来的各种困难,实现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街道行业分布广泛,涵盖高低压电器、电线电缆、通讯设备、建筑电器、电子配件、汽车配件、矿山设备、化工原料、机械加工和工艺雕刻等诸多行业。区内数十家企业通过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近百种产品获得了“3C”认证,一大批企业获得了CCEE、UL、CUC、CSA、TUV、KEMA、VDE等产品的安全认证。新世纪以来,翁垟街道坚持相对集中、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工业区建设和企业服务,不断提升企业规模、档次和水平。
以电子元器件、电线电缆、防爆电器为主的工业经济不断做大做强。翁阳有规模以上企业100余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个,星火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新产品开发项目5个,省级新产品开发项目10个。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解决了5家企业历史遗留的工业用地问题,一期标准厂房顺利填平,乐清经济开发区二期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大型企业发展大幅增加,其产值占全街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使企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该街道* * * 30多家企业投资6000多万元用于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2010年,翁垟街道工业总产值5912万元,同比增长29.8%;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规模企业6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规模企业总产值大幅增长,年产值44.83亿元,同比增长32%,占全街道工业总产值的75.83%;企业的外向度进一步提高。* * *有28家企业从事外贸自营出口业务,外贸自营出口额达到4365438+60万美元,同比增长44.1.5%。
按照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翁阳街道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在提升传统企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积极性,坚持重点项目和科技投入并举,把项目引进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转方式、调结构”的新路子,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全年,* * *完成工业投资2.08亿元。2010年,2家企业列入国家新产品开发项目,1家企业列入省级新产品开发计划,1家企业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成果奖3项,省级新产品8项,国家专利权6项。20家企业获得30项专利。
翁阳街道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活动,让企业了解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工作方案。以工业项目落地为重点,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和工业招拍挂用地项目。654.38+0.2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顺利竣工,5个供地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进展较快。2010年,翁阳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0元,增长10%。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街道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稳定粮食生产,重点扶持水产、畜牧、果蔬等特色产业发展。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2.59亿元,同比增长17.73%。粮食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分别达到25947亩和8458亩,荣获全市粮食生产先进奖和农业综合先进奖。水产养殖和育苗发展势头良好,水产养殖年产值达到6543.8+0.84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疏浚整治河道4232米,加固堤防和塘坝1000米,修复水闸7座。50年一遇标准海堤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翁垟街道严厉打击非法围填海行为,有效遏制了非法围填海现象。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完成农业政策性保险、农房保险、农业普查和林权延期。
翁阳街道海岸线长,滩涂广阔,海洋生物丰富,也是温州最强镇。上世纪末(20世纪),这条街上只有四五家苗圃。由于文蛤苗价格高于黄金,每公斤价格高达三四万元。当地农民看好这一市场,纷纷建立苗圃,并聘请技术人员指导苗圃工作,苗圃数量激增至50多家。种子市场饱和后,种苗价格下跌,跌至千元左右。在专家的培训下,农民掌握了育苗技术,成为农民技术员。大部分育苗场可以独立从事育苗工作,但1/3的育苗场仍然聘请育苗专家。为了继续提高水产养殖户的养殖水平,翁垟街道每年还举办培训班,邀请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温州水产科学研究所的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为养殖户讲授贝类等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