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诺贝尔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古国。人才多。羽扇黑带围巾风袅袅,空城上端静静闲坐——诸葛亮。两弹一星大放异彩,隔壁却没有睡意——邓稼先。
从古至今,这个神秘辽阔的古国从来不缺少英雄人物。但自从诺贝尔奖设立以来,我们国家“一无所获”,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国人有了“舍我其谁”的心态。贵族情结自然根深蒂固。
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四大发明的国家,当然有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愿望和追求。
但诺贝尔奖似乎在和中国人民玩捉迷藏,以至于中国的智者们始终没有实现在本土出一个诺贝尔大师的梦想。诺贝尔奖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作水平,但毕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门槛”。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它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一直在创造奇迹。当伟人毛泽东于6月1949+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一个民族的百年耻辱被报了仇。
当中国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以51的金牌数赢得世界的掌声时,意味着“东亚病夫”彻底成为历史。当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萧条时,发展中的中国勇敢地承担了不可替代的角色,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扩展数据
奖项介绍
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和企业家。
在他的一生中,他获得了355项技术发明专利,其中硝化甘油制造炸药的发明最为著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和发明,还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工业。他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临终时立下遗嘱:“请将我的财产转为基金,每年用这笔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前一年为人类做出良好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国际诺贝尔奖从1901首次颁发。
第一次获奖是在1901 12 10,诺贝尔逝世五周年。此后,除战时中断外,国王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挪威奥斯陆举行盛大的颁奖仪式。
百度百科-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