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的主要贡献
推动微软扎根中国和中关村。
从65438到0998,张亚勤博士回国参与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建立。2006年,他牵头成立了微软亚太R&D集团,整合了微软在中国布局十余年的R&D资源,使该集团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最大的综合性R&D机构,也是微软除美国以外最大的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开发和产业合作的R&D基地。微软亚太R&D集团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每年吸引数百名高端软件人才,员工超过3000人。其R&D领域涉及云计算、移动和嵌入式、互联网服务和新兴市场。
在他的推动下,微软于2007年4月宣布,微软中国R&D总部项目正式落户北京中关村和紫竹高科技园区,这是微软首次在美国以外投资建设自己的R&D园区,将对促进微软和中国信息产业的共同成长产生深远影响。2010年3月,微软上海科技园在上海闵行紫竹科技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超过1亿美元,员工超过1500人。2011年5月,微软亚太R&D集团总部在中关村落成使用,投资超过4亿美元,可容纳5000多名员工。微软在深圳的亚洲硬件中心规模不断壮大,落户深圳清华同方R&D园区,员工超过300人。
促进产业链繁荣和战略发展
在张亚勤博士的积极推动下,微软在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从2006年的3000万美元起步,到2012年已经超过每年2亿美元,并将继续增长。同时,他还积极推动软件外包企业的技术培训和认证,为外包企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在微软的推动下,作为微软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万森纳、海辉、中软、软通动力、伯颜、威创、浪潮,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们的业务和规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微软的外包举措对促进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2008年以来,张亚勤博士发表了许多关于云计算发展的战略和重要性的文章。他积极呼吁中国建立自己的云计算发展战略,并在2010会议期间作为海外代表提交了“应尽快制定和部署国家云计算战略”的提案。他的文章和提案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部委领导的重视。
2012年,微软在全球推出“微软云加速器”计划。在张亚勤博士的推动下,微软亚太R&D集团于7月成立了“云加速器”,为中国的科技初创企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导师资源和计算资源,帮助他们加速发展。目前已有100家企业进入加速器。
2012 165438+10月1日,上海市政府、微软公司、世纪互联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宣布,共同将微软领先的云服务——Office 365和Windows Azure平台延伸至中国。这项合作将有助于客户享受由世纪互联在中国运营的微软Office365和Windows Azure服务。根据微软与世纪互联签署的协议,微软将向世纪互联授权技术在中国运营,并提供Office 365和Windows Azure服务。
促进产业人才的培养
在张亚勤博士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期间(2002年),他发起了长城计划,这是微软与教育部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已进入第四期合作,* * *培养各类人才超过30万人,微软亚洲研究院也成为教育部人才培养基地。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悉尼大学、华盛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同济大学董事。
软件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名誉院长、名誉教授
教育人才培养:启动长城工程,2003年首次被教育部授予“中国教育特别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