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平平,竞争对手虎视眈眈。魏玛的症结在哪里?

什么是魏玛?

新能源汽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就连BBA、大众、丰田也不得不“被迫”加入这个充电大家庭。毕竟在发动机制造领域,我们确实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提前进入纯电动领域会让我们赢在新能源的起跑线上。不过刚开始偷跑的选手中,有几个确实不好看。PPT造车或者干脆骗钱,里面人多。我们不是蔚来、小鹏、理想智造这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的企业...更何况像比亚迪,从最基础的冲压装配到电池电控,我们已经完全自力更生,甚至走向了国际化。但是PPT和自我提升之间还是有体系的…

威马既不是PPT车,也不是勇气的洪流。魏玛在夹缝中生存真的很不容易。面对强大的新能源市场,能使用的高科技技术少之又少。既没有蔚来的换电技术,也没有接近生活的理想增程,更没有比亚迪刀锋电池这样的前言技术。那么,魏玛卖的是什么?

卖车的魏玛

汽车!只是一辆车。威马其实走了一条平庸的路,既没有亮眼的技术,也没有时尚的设计,为了卖车而卖车。其实我可以理解,做生意主要是赚钱。但是你可以在网上对魏玛的两种搜索中发现一点玄机。

搜索“威马”,弹出的第一个10页面几乎都是各种促销,剩下的都是各种舔。如果用“威马投诉”这个词去搜索,几乎是各种质量故障,尤其是电池组。

普通销售

造汽车不可能没有故障和抱怨,燃油也是,新能源也是。但是看了网上的舔文,威马的销量其实已经成了某些媒体的吹捧方向。那么我们来看看2019到2020年新能源市场的销售数据。2019,纯电动车车型前10大部分都是小型代步车车型,数据不是特别准确,因为排名第一的北汽EU系列,因为涉及* * *车运营和出租车公司的购买,比较重,对真实市场的实际反映并不准确。和地方新能源政策有很大关系,比如五菱新能源汽车,广西南宁、柳州对微型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很大。

既然国内的数据不能代表什么,那就用国际数据来看。特斯拉2019全球销量第一,比亚迪、北汽集团、SAIC紧随其后,是全球销量前五的公司。

国内外的销售数据并不能准确的对威马的情况做详细的分析,所以我们换个思路,从国内最有竞争力的品牌来对比。威马2065,438+09年销量65,438+06,876辆,蔚来2065,438+09年销量20,565辆,Xpeng汽车2065,438+09年交付65,438+06,608辆,而四季度开始交付的李one实际销量为2065,438+09辆。从这组数据中不难发现,中国新能源消费者的购买力其实是很强的。单从实际数据来看,虽然威马在2019通过了Xpeng Motors,但是销量趋势在蔚来汽车面前是非常不明朗的,尤其是知道蔚来车型的起步价远高于威马车型。

2020年,仅第三季度,中国未来新能源第一梯队阵营已经出现。蔚来汽车三季度交付新车12206辆,李三季度交付新车8660辆,Xpeng汽车三季度交付新车8578辆,威马三季度交付新车6200辆。

魏玛的症结

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蔚来、理想和Xpeng Motors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各有各的优势。蔚来通过换电技术解决了充电时间的问题,在设计和驾驶上确实很明显。在李那里,消费者直接脱离了收费的环节。内燃机发电,增程式纯电相对更容易被现在的大众接受。小鹏关注纯电动汽车市场,P7上市后迎来一波销量爆发。

而威马在SUV领域的努力还不够,在轿车领域还没有发力。车辆本身的亮点不足以赢得对手。市场上的定价也让消费者觉得高得不能再低了。我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新能源,多一点也可以买到更好的车型。不是威马自创,而是威马拿不出能像竞品一样碾压人的技术。如果要提高价格,和中低端机型拉开距离,还是科技储备不够。现在威马的市场地位非常尴尬。如果想更进一步,魏玛可能要做出改变。

魏玛最应该改变的是先学习同行的宣传。除了技术,魏玛在宣传上几乎是无所作为的方式。相比每年火热的NIO?日和被业主称为“牛舍”、被视为第二故乡的蔚来体验中心,周边商品也是琳琅满目。蔚来的宣传重点是客户体验。理想的宣传更直接。随着网络大V的长期使用,各种复杂路况的呈现,无数车评人的堆砌,理想的宣传更加注重线上自媒体传播。而Xpeng Motors则是到处参展,直接把车型渗透到各大商场、CBD,放在用户面前让你体验。Xpeng Motors的宣传更注重直接传动。

威马,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在任何建筑广告上看到过,也没有看到威马与星V的互动,更没有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作为一个汽车消费者,我更愿意看到自主品牌的车模做广告,这不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品牌,也是为了传递厂家对车模的信心。相比竞品的各种吸引眼球的营销方式,威马的改变应该是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营销做起。相比同行的优秀营销案例,威马做得还不够。

就在昨天,沈晖发布的威马信宣布完成6543.8+000亿D轮融资。但作为媒体和消费者,我真心希望威马汽车能利用好这6543.8+00亿的融资,真正打造一款对谁都好的新能源汽车。毕竟新能源战场的战斗是非常激烈的,一个不慎就会输掉比赛。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