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盐碱化有哪些表现?
分布:我国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
不利影响:
1,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2.不利于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预防和控制:
治理盐碱地的措施包括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淤地、水稻种植、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用外来土壤、施肥、播种、轮作、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以及化学改良措施(应用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改良物质。).四个方面。因为每种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所以必须因地制宜综合对待。
盐碱地有望成为绿洲。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一种耐盐基因。
中国科学家成功地从一种盐生植物中克隆了一个关键的耐盐基因,并将其引入许多植物。这一发现有望将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四分之一的盐碱地变成“绿洲”。
山东师范大学赵彦修教授和张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从1999开始这项研究,最近在对盐地碱蓬1755基因测序后发现了这个基因。科技部高技术发展计划专家组接受了这一研究成果。国家专利局在今年第18卷第28期专利公告中公布了这一成果。
这个基因的全称是“Na+/h++反向转运蛋白(SsNHX1)的全长cDNA”。由该基因决定的一种蛋白质能使盐地碱蓬形成一种“离子区室化”的机制来解毒细胞中的钠离子。
据介绍,碱蓬是我国盐碱地上常见的藜科植物。它能耐受3%的盐度,能在海水中生长。在盐碱地上能长到1米高,在沙滩上能长到30厘米。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将这一基因转入拟南芥中,做了对比实验:拟南芥在1/2海水灌溉的条件下,可以完成其生活史;在盆栽条件下,15天不浇水,复水后仍能生长结果。而对照菌株全部死亡。在所有已知公布的材料中,他们培育的转基因植物耐盐性最强。
目前,这一成果已被应用于培育适合盐碱地生长的转基因植物幼苗。记者在山东师范大学生物学院实验室看到,新培育的耐盐转基因植物有番茄、大豆、水稻、速生杨四种,在数千种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工作人员说,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实施移植了。
盐碱地是地球陆地上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仅在中国,盐碱地面积就超过3300万公顷。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每年新增盐碱地6000多公顷。结果,大量的土地被遗弃了。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耕地资源日益减少的人口大国来说,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很好地将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