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为什么有防腐功能?
取决于一种叫做金字塔效率的能量,关于金字塔动力的发现有几种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热衷于超自然科学的法国人安东尼·博维(Anthony Bovey)于1930年前往埃及。参观完吉萨的金字塔后,他落后了。他提出大金塔的形状非同寻常,为金字塔的神秘增添了新的内容。鲍伊热衷于“感官辐射”的建模研究。这项技术的基本概念是物体会辐射出某种能量,目前还无法用现代物理学解释。鲍伊参观金字塔时,进入“国王墓”,无意中向被用作垃圾箱的罐子里看去,发现里面有猫和老鼠的尸体。当时他认为,这些动物很可能是在金字塔里迷路了,因为无法确定而死亡,而是被扔进了垃圾桶!然而,他立即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因为尽管坟墓非常潮湿,但尸体并没有腐烂。那么,这些动物不就像木乃伊一样干燥吗?而且墓穴里不是有一种力量可以让物质脱水吗?鲍伊认为这种现象应该与大金字塔的几何形状有关,于是回国后立即用纸板制作了一个底部为0.9米的大金字塔模型。并且它的四个方向与东、西、北、南的方向相匹配,然后把猫的尸体放在与墓相同的高度,距离底部1/3。结果他发现,几天后,猫的尸体变成了木乃伊。然后,他用肉块和鸡蛋块做实验,证实了无论放什么都不会腐烂。所以他发表了他对金字塔力量的研究结果。捷克斯洛伐克的无线电技师和放射学家卡尔·德鲍尔(Karl DeBauer)得知波维在小金字塔中的实验后,于1940年亲自开始风干食物花和动物尸体。德波尔按照胡夫金字塔的比例,用三毫米厚的卫生纸做了几个三十厘米高的模型,进行了第一次实验。结果他惊讶地发现,牛羊肉、鸡蛋、鲜花、死青蛙、壁虎等。放进去的模型真的没有腐烂就变了。实验初步成功后,他与韦伯通信,两人一直保持联系。德·鲍尔不断实验,探索模型中存在什么能量。有一次,他在模型里放了一个剃须刀片,预计它会变钝,但相反,刀片变得更锋利了。他用这把刀片刮了50次。就这样,他开始研究金字塔模型对刀锋的影响。他做了一个高度为15 cm的模型。将叶片平放在塔中距离塔底三分之一高度的位置,叶片的两端沿南北方向对齐。模型本身也被放置在南北方向。几项测试显示了相同的结果。一个极其简单而神奇的磨刀器——马粪纸胡夫金字塔模型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1949年,德鲍尔正式向捷克布拉格有关部门申请了“法老卷笔刀”的发明权。在捷克,一般专利发明权最多三年就能获批。然而,这个编号为91304的发明,却经历了整整10年,直到1959才获得批准。其间,德鲍尔竭力说服专利委员会,并向董事长提供了一个模型。董事长亲自进行实验,最后说开发清晰有效,不是作弊,也不是变魔术。同时,德·鲍尔还探索了模型刃磨刀片的原理。德·鲍尔在一家无线电研究所工作。他可以学到当时世界上最新的科技信息,充分利用研究所里的设备和仪器。他把自己的实验扩展到了无线电、雷达、宇宙射线等射线,研究了用卫生纸等绝缘体制成的金字塔模型的内部空间产生了什么样的振动,以及这种振动与地球磁场和叶片有什么关系。最后,他得出了一个假设,或者说一个定理:来自太阳的宇宙微波,通过聚集在塔内的地球磁场,激活了模型中的冲击波,使叶片“脱水”变尖。这种特性并不局限于胡夫金字塔模型,其他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金字塔模型也可以对刀刃产生同样的效果。在他的专利申请报告中,他说这个卷笔刀与胡夫法老本人无关。金字塔结构内部的空间产生了自动更新运动。金字塔空间产生的能量只来自宇宙和地球的引力、电场、磁场和电磁场,它通过太阳发出的混合光的不可见射线起作用。这种在塔内空间激起的力可以缓解反复剃毛造成的刀口内部结构的缺陷和钝感,但这种力的影响仅限于刀口的钝感,而不是刀口的形状损伤。所以这种刀片一定要用上好的钢材。通常一个刀片只能使用25-30次,但如果每次使用后放入金字塔模型中24小时,可以消除每次剃须后的钝化现象,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一种解释是宇宙能量或辐射通过金字塔进入,产生一种振动,使食物脱水而不腐烂~ ~正是这种形状的作用,金字塔形状的物品也有这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