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怎么样?
黎明职业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根基的理想命名学校。1929年春,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马叙伦的倡议下,黎明高级中学开学。辛亥革命老战士、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写校名并任校董事,梁丕云任校长。著名作家巴金、、,著名编辑、出版家、翻译家吴郎溪,音乐家陆机,戏剧家张庚,历史学家杨仁坤、周,生物学家陈凡宇、等文教名人都曾来校访问、讲学和著述。1981年,时任政协委员、澳门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著名教育家、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梁丕云,联系海外侨胞和前黎明师友,在黎明中学旧址发起成立黎明书院。1984,黎明书院升格为黎明职业大学。学校经历了宏基初创(1984-1994)、规模扩张(1995-2005)、内涵提升(2006-2015)。学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国优质高职院校排名福建第一,连续五年福建省高职院校综合发展潜力排名第一,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五年总评排名全省第一,荣获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优秀学生发展指标院校、优秀教师发展指标院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服务贡献50强、教育效果50强,办学能力、办学质量、办学水平领先全省、全国。,学校现有14个学院,51个专业,包括土木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轻工学院、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3个专业通过国际标准认证,成为1+X证书试点院校,参与28个证书的1+X证书试点,覆盖27个专业。国家重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模拟实训基地1实训项目,国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学校与“泉州制造2025”对接,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成为教育部与中航威视、ABB、新时达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院校。学校与泉州的纺织、鞋服、石化、建材、文化创意等支柱产业高度契合。,形成9个具有服务业特色的专业群,重点建设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和建筑工程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等2个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按照“一院一特色”的要求,打造产教融合的典范,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学校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15教学资源库,主持1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1备选库。9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精品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6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7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省级专业群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4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资源* * *课程6门,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中高职院校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项目5个,高职院校行业学院试点项目2个。学校是福建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可开展38个工种的考试认证工作。学校继续推进东海校区扩建工程和鲤城校区提升工程。土木工程学院楼、智能制造学院楼、新材料与鞋服学院、新店学院楼、图书综合楼、轻工学院楼、16#17#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及活动中心、中环路及其周边景观、黎明湖、黎明栈道等扩建工程相继竣工投入使用。拟建的产教融合实训楼已入选“十四五”提升教育实力项目。产教融合实训楼及13#~15#学生宿舍建设工程将于2022年部分完工。学校不断优化“整体规划、专家咨询、学院实体、专业合作”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构建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模式,努力完善“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政府、企业、学校深度融合长效机制。在福建省率先成立建筑行业、石化行业、外语教学等3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泉州职业学院联盟、省级多元投资建筑职业教育集团,并主要参与7个职业教育集团,在4所优质中职学校设立分校,与华中数控联合培养技术型R&D人才,与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等试点混合所有制学校合作,与政府部门共建全州商标馆校园体验馆,与北斗开放实验室共建北斗导航技术应用推广平台,与华为公司共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与安踏集团、禺期集团、凤凰数字媒体产业教育集团共建产业学院,成为上汽通用ASEP在福建省首家校企合作项目学院。目前,学校拥有双师型教师81.85%,其中黄炎培职业教育全国优秀校长奖2名,黄炎培职业教育全国优秀教师奖1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教育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6名,石油化工行业全国优秀教学团队2名,名师3名,福建省优秀教师8名,省级职业教育。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名师8名,专业带头人15名,高校“杰青”3名,省级教育评估专家23名,省级会计专家1名。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建设单位,获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民用建筑“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福建省优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建成“国家-省-市-校”四级科研创新平台22个,荣获全国高职院校科研先进单位,在科研平台数量、授权专利数量、科研项目数量、获得科研经费、技术服务收入等方面均居省内同行首位。《黎明职业大学学报》荣获“全国高职高专优秀社科学报”,并被福建省首家同类期刊评选为RCCSE核心期刊。继续壮大集调查、研究、咨询、服务于一体的新型“黎明智库”,加强国情、省情、市情、校情研究,实现咨询成果进入政府决策、行业应用、企业实践、学校教学。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习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知识传授与专业能力培养并重,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专业技术积累,将职业精神、专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贴近福建、泉州现代化建设需要,特别是产业发展需要,加强省市情研究对接,加强学校党建,为八闽特别是泉州的繁荣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93%以上在福建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专业知识声誉。学校所有专业的招生分数都很高。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66%,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9.12%。三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216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87项。在202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总人数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排名第26位。学校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获高级证书比例等关键指标均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全国创业英雄100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福建省“最美学生”,中国易改班十佳站长,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标兵。
其他信息:
学校的前身是黎明高级中学,创建于1929年春,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马叙伦倡议,许卓然、秦王山等社会贤达发起。1934,黎明高级中学停课。1981年,黎明书院在黎明高级中学旧址上创建。1984,以黎明书院为基础,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黎明职业大学。2019-12被教育部、财政部评选为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档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