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权客体是什么?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专利法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必须是技术方案,是发明人在特定技术领域应用和结合自然规律的结果,而不是自然规律本身,所以科学发现不属于发明范畴。同时,发明通常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智力成果,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不能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
根据专利审查制度的规定,发明可以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可以是原创发明,也可以是改进发明。
产品发明是关于新产品或新物质的发明。这种产物或物质在自然界从来没有过,是人们利用自然规律作用于具体事物的结果。如果一件物品完全处于自然状态,没有经过任何人的加工或改造而存在,就不是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产品发明,不能取得专利权。
方法发明是指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发明。可以申请专利的方法通常包括制造方法和操作方法。前者包括产品制造技术和加工方法,后者包括测试方法和产品使用方法。
改进发明是在现有产品发明或者方法发明上有实质性创新的技术方案。比如爱迪生发明了自亮灯,白炽灯是前所未有的新产品,可以申请产品发明;生产白炽灯的方法可以申请方法专利;白炽灯充入惰性气体,质量和使用寿命明显提高。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可以应用于改进和发明。
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组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产品应该是用工业方法制造的,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所有相关的方法(包括产品的使用)和未经人工制造的自然物都不是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对象。
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又称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是指以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它们的组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组合为基础,所作出的具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设计的载体一定是产品。
不受专利法保护的物品
1.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损害公众利益的发明创造。
如果发明目的本身违背国家法律,则不能授予专利权。例如用于赌博的设备、机器或工具;吸毒设备等。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发明目的本身不违反国家法律,但因为被滥用,不属于此类。)
2.科学发现。
是指对自然界中客观现象、变化过程、特征和规律的揭示。
3.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智力活动是指人的思维运动,它源于人的思维,通过推理、分析、判断产生抽象的结果,或者通过人的思维运动作为媒介间接地作用于自然界产生结果。它只是指导人们思考、识别、判断和记忆信息的规则和方法。因为没有采用技术手段或利用自然规律,也没有解决技术问题和产生技术效果,所以不构成技术方案。比如交通规则、各种语言的语法、快速算法或口头决策、心理测试方法、各种游戏和娱乐的规则和方法、乐谱、菜谱、象棋手册、计算机程序本身等。
4.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它是以活生生的人或动物为直接实施对象,识别、确定或消除原因和焦点的过程。比如脉诊、心理治疗、按摩、预防疾病的各种免疫方法、整容或减肥治疗等。然而,药物或医疗设备可以申请专利。
5.动植物品种。
但是,对于动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授予专利。
6.通过核转化获得的物质。
7.图案主要用于标记平面印刷品的图案、颜色或两者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