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专利异常项目问题
如果专利出现异常,应直接撤回申请。当申请人遇到“非正常专利申请”时,他们肯定会感到害怕。一旦你的专利申请被国家信息局定义为非正常专利申请,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面临严重后果。首先,各级知识产权局不会补贴或奖励,已经补贴或奖励的将全部或部分收回。情节严重的,从今年起五年内不予补贴或奖励;同时还可能被通报批评进入信用平台,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面对如此严苛的惩罚机制,很多申请者在面对异常申请时不知所措,纷纷撤回申请。随着今年第一批和第二批非正常专利申请被查处,很多地方的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率竟然达到了100%。最近第三批异常专利也陆续发放。虽然大部分非正常专利确实存在,但其中也有不可避免的误伤。然而,许多申请人在收到“专利申请异常”的通知后不知所措。他们应该直接撤回申请还是怎样?
为了避免误伤,也为了防止自己的研发成果被浪费,申请人需要先了解哪些行为属于非正常专利申请,国家信息局对此也有明确规定:
1,有一例被夸大了。同一单位或者个人提交多份内容明显相同的专利申请。申请人为了获得多个专利申请号,恶意重复提交同一申请,例如,对于一项发明创造,在不缴纳费用、不办理授权登记手续的情况下连续提交申请,方案本身可以联合申请,为号恶意分割申请;一个设计应用本质上是同一个设计,区别只是用在标签、包装袋、包装盒上。但也存在多次重复提交,因操作失误未能及时撤回的情况,也有可能被误判为非正常申请。
2,明显抄袭。提交大量明显抄袭现有技术或现有设计的专利申请。有的申请人直接在网上下载现有图片作为设计提交,或者参考多个申请文件,简单拼凑,没有新的技术效果。这种替代抄袭,简单的材料替换,对现有专利图纸只修改部分相关元素的抄袭,也被定义为非正常。
3、东拼西凑。申请人只是简单地更换了不同的材料和部件,并把它们拼凑在一起,然后就变成了一项新的专利。其实还是骨子里空空的,没有真材实料。这也被视为异常应用。
申请人首先要坚持自主创新的信念。在上述欺诈行为未发生后,如果收到专利申请异常通知,也要坚定信念,不要恐慌,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首先,你要仔细通读你收到的通知书中的“案例说明”,根据自己的情况客观分析其所指出的异常专利行为是否存在。如果确实存在,最好的选择是配合退出;如果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也可以按要求提供相关申诉材料,以便及时申诉,否则将失去挽回的机会。
总之,中国要向高质量转型升级,“蓝天行动”势在必行,对异常应用的抑制只会越来越严。相关机构表示,个人面临专利申请会更加困难。如有必要,应寻求专业机构进行辅导,以免“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