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p3\mp4\mp5\mp6?两者的区别?
MP3采用音频压缩技术,以1: 10甚至1: 12的压缩率将声音压缩成容量更小的文件,可以保持很好的音质。因为这种压缩方式的全称是MPEG 1 (MPEG 1:运动图像专家组)音频层-3,所以人们简称为MP3。以MP3形式存储的音乐称为MP3音乐,能够播放MP3音乐的设备称为MP3播放器。
MP3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音乐格式,起源于1987年德国一家公司的EU147的数字传输方案。它采用了MPEGAODIOLayer 3的技术,将声音文件压缩成压缩比约为1∶12的音乐文件,使得传输和存储更加方便,更有利于网民在线收听或下载。与此同时,MP3格式音乐的流行也导致了MP3专用播放设备的出现,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市场上流行的MP3设备,在功能和性能上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播放器”范畴,逐渐发展成为集音频播放(包括MP3以外的音乐格式)、录音重读、文本阅读、移动存储、FM收音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手持设备。一些高端MP3设备甚至集成了音频编辑、电影播放等功能。
MP3有很多优点,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它大大减小了文件大小,所以在同样的空间里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二是因为没有机械部件,全部是电子部件,所以不存在震动问题,更适合运动时听音乐;第三,可以随意编辑自己喜欢的歌曲。有利有弊,MP3也有一些弊端。MP3音频压缩技术是失真压缩的一种,因为人耳只能听到某个频段的声音,其他频率更高或更低的声音对人耳都没用,所以MP3技术去掉了这部分声音,从而大大减小了文件大小。虽然听起来MP3音乐还是有接近CD的音质,但毕竟比CD差一点。
++++++++++++++++++++++++++++++++++++++
MP4
现在的MP4市场太乱了,行业和技术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说法。
简单来说,MP4就是MP3的下一代,可以播放MPEG-4。MP4播放器多采用硬盘或闪存作为存储介质,不仅具备传统MP3的基本功能,如播放MP3、WMA等不同格式的音频文件、录音、FM收音,还可以播放MPEG-4格式的视频文件。此外,MP4将拥有自己的液晶屏,可以通过USB/OTG与电脑或其他数码设备连接,以满足随时随地观看电影的需求。此外,一些MP4产品还具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数码存储伴侣等功能。MP4的确切概念一言难尽,因为MP4的品牌、市场、产品规格、配置标准,都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乱”。不知道是炒作还是潮流。现在在商家眼里,能碰一点点视频的播放器都叫MP4。消费者也对厂家的宣传感到困惑。业内公认的定义:MP4播放器是能够支持MPEG-4标准视频格式文件,同时能够支持1.8以上320×240到1280×1024不同分辨率的彩屏的播放器。
从技术上讲,MP4使用MPEG-2 AAC技术,简称A2B或AAC技术。其特点是音质更完美,压缩比更高(15:1-20:1)。MPEG-2 AAC在采样频率为8 ~ 96 kHz时,可以提供1 ~ 48通道的可选范围的高质量音频编码。AAC是高级音频编码的缩写,适用于从比特率为8kbps单声道的电话语音质量到160kbps的多声道超高质量音频信号的编码,并允许多媒体编解码。增加了一些MP3所没有的功能,如立体声的完美再现、比特流的效果音扫描、多媒体控制、降噪等,使音频压缩后也能完美再现CD的音质。
其实MP4并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MPEG-4或者MPEG-1层4格式。MP4名称的由来与其本身的技术含义没有直接关系,否则应该叫MPEG-2 AAC。MP4的真正意义来自版权问题。对于唱片公司来说,MP3的缺陷在于它忽略了作者和出版商应该享有的版权待遇。因此,GMO(Global music one)公司提出了基于AT&的解决方案;T公司授权的AAC对——A2B的音频压缩方法和应用进行了改进,命名为MP4。其用意大概是想说明MP4是继MP3之后的升级技术,正好契合了人们的习惯思维。A2B技术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at & amp;t的音频压缩技术专利,可以在不损失音质的情况下,将AAC压缩比提高到20:1;第二,安全数据库,它可以为你的A2B音乐文件创建一个特定的密钥,并将这个密钥放入它的数据库中,只有A2B玩家可以用这个密钥播放音乐;第三,协议认证,包括拷贝许可、允许拷贝数量、歌曲总时长、歌曲可播放时间、业务销售许可等信息。因此,MP4是一种商品,它使用改进的MPEG-2 AAC技术压缩音频,并加入由出版公司直接授权的知识产权协议,形成一种新形式的数字音乐标准。
MP4技术的优越性远胜于MP3,因为它更适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视听欣赏的需要。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采用改进的MPEG-2 AAC技术和出版公司直接授权的知识产权协议作为新标准,压缩比高于MP3,但音质优于MP3。从版权保护的角度来说,受到出版界的欢迎。而且屏幕比较大,不仅提供了很好的显示效果,还扩展了一些流行实用的功能,比如电子书,浏览图片等等。但是续航和成本高是MP4目前的短板。
++++++++++++++++++++++++++++++++++++++
MP5
MP4的定义模棱两可,MP5的名字也没有依据。从2006年开始,MP5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当时只是行业内的一种市场炒作。
一开始有商家看到MP4手机热销,就加了一个巨大的扬声器,既美化了外观,又炒作了概念。带外接扬声器的MP5手机比MP4手机多一个媒体设备。不管MP4手机叫什么名字,MP5+MP4+都是媒体设备,让终端用户觉得合理。但相关从业者无法接受这个术语。
在第12届国际集成电路会议暨展览会(中国IIC 2007)上,出现了一款手持设备MP5。爱国者展出了这款P881 MP5,之所以正式命名为MP5,是因为它解决了MP4的一个技术瓶颈:支持rm/rmvb等现实公司的流媒体格式播放。这一技术瓶颈的突破归功于飞思卡尔的i.MX31产品。一、MX31处理器基于ARM11平台,采用飞思卡尔智能提速技术,可最大化有效周期/指令(eCPI),树立低功耗/性能比的移动娱乐解决方案新标杆。处理器支持MPEG-4和H.263编解码,其CPU为266MHZ,系统为133MHZ,提供16/18彩色液晶控制器,支持VGA。Real公司的rm/rmvb等流媒体格式具有体积小、清晰度高、片源丰富等优点。然而,长期以来,支持真实格式的播放一直是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技术瓶颈。在i.MX31平台下,P881终于实现了这一突破。爱国者MP5 P881拥有4.3英寸高分辨率屏幕,最高可支持720×480分辨率和16∶9宽屏显示。
在中国IIC 2007展览会之后,我相信相关的从业者已经接受了这个术语——MP5。产业和技术将长期处于MP4和MP5的模糊界定阶段。
++++++++++++++++++++++++++++++++++++++
MP6
这是第一款Rise处理器,也是专门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Socket 7 CPU。正因为如此,这种产品的热值很低。该CPU的主缓存为16KB (8KB用于指令,8KB用于数据),而其辅助缓存位于主板上。二级缓存的大小从512KB到2MB不等,其速度与系统总线频率同步。支持MMX指令,时钟频率在166-366MHz之间。
驰威MP6以业界最高500MHZ的频率完美保证处理速度,包括目前所有主流的多媒体格式。本产品直接支持最常见的视频资源RM/RMVB格式、FLV格式和视频编码AVI/XVI/DIVX/MPG/MPEG-4格式。
[视频播放性能参数]
RM/RMVB像素160 * 128 ~ 800 * 600
RM/RMVB的最大帧率为30帧。
RM/RMVB码率不限。
最大像素为640*480。
帧率25帧@640*480
码率无限制
支持的视频编码RM/RMVB/FLV/AVI/MPEG4/MPG/DAT
驰为MP6使用了独立的音频编解码器,支持FLAC和APE音频的无损压缩,并提供了BBE和SRS环绕声两大著名音效,完美地为用户呈现了CD级的音质体验。
音频播放性能
Mp3编码速率/采样率为8 ~ 320kbps/8 ~ 48khz。
WMA编码率/采样率12 ~ 320kbps/8 ~ 48khz。
APE编码速率/采样率不限/8 ~ 48 khz。
FLAC编码率/采样率不限/44100hz。
1600万色3.0英寸LTPS彩屏,出色的能耗和耐用性,同时水平和垂直可视角度大幅提升,达到约170度,响应时间更短,显示亮度更高。分辨率高达960×240分辨率;播放速度高达每秒30帧。
注意:MP5和MP6是炒作。
来源:成都商报2008年3月28日14: 21: 58
“我去电脑城买了个数码随身听。商家跟我说MP5和MP6比MP4好,可以播放更多的视频文件,但是价格比传统的MP4播放器贵不是吗?”近日,成都谢女士的一位读者给本报发来邮件,称逛了电脑城后发现市场有点乱,“价格和产品规格缺乏统一标准。”
众所周知,MP3、MP4等耳熟能详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便携式影音产品的总称。“事实上,‘MP5’和‘MP6’这两个新名词是在最近‘MP3’和‘MP4’产品卖点耗尽的背景下出现的,造成了随身听产品正在升级的假象,有忽悠消费者的嫌疑。”一位数码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只有MP3和MP4是技术术语,比如MP3是音频文件压缩格式,MP4是视频文件压缩格式。“这些名字之间没有继承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成立后可以播放MP3、MP4文件的产品。”
据说所谓的“MP5”和“MP6”都是厂商炒作出来的,其中“MP5”代表的是在MP4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电视播放功能或者RMVB功能,并没有像MP3、MP4那样在视频播放质量和技术上有实际的飞跃,而且国内一些厂商充斥着相对低端的模拟电视播放功能的所谓“MP5”产品。“MP6”是国内某数码品牌推出的产品系列名称。它利用与MP3、MP4相关的术语来提升产品的关注度,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在功能上并没有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