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科学家的故事?
第二天,爱因斯坦给了女老师一个粗糙的小板凳,板凳的一条腿被钉掉了。准女老师不满地说:“你们谁见过这么烂的凳子?”学生们摇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
爱因斯坦的脸红了。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说:“是的,先生,还有更糟糕的凳子。”教室突然安静下来,每个人都看着爱因斯坦。他走回座位,从桌子底下拿出两张比较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做,也是第二次做。第三个木凳刚才交给老师了。
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总比前两个好。”这一次,大家都不笑了。女老师亲切而又若有所思地向爱因斯坦点点头,学生们也向他投去钦佩和赞许的目光。
贝尔是发明电话的人。他于1847年出生在英国。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和他的父亲一起教聋人。他想制造一种能让聋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条线路上传送多份电报的装置——多路电报,萌发了利用电流将人的声音传送到远处的想法。
让千里之外的人可以面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研究电话。那是6月2日,1875。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路电报。一次偶然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在沃森的房间里,有一个弹簧粘在电报机的磁铁上。当沃森把它拉开时,它震动了。
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他房间里电报上的弹簧震动了,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他想:如果一个人对着一块铁说话,声音会引起铁振动;如果你在铁片后面放一块电磁铁。
铁片的振动必然会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大大小小的电流。这种波动的电流沿着电线传到很远的地方,那么远处的类似设备上不会出现同样的振动和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着电线传到很远的地方。这不是梦寐以求的手机吗!贝尔和沃森根据这个新想法制造了电话。
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了贝尔的腿上,这让他哭了起来,“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这里来!”“这句话通过电线用电话传到沃森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专利权人。贝尔一生获得18项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项专利。
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在地下或挂在空中,连接到房屋、村庄和工厂?这样,你可以从任何地方直接打电话。这一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3.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热爱物理。他经常自己做一些电学和热学实验。有一年假期,焦耳和他的兄弟去郊区旅行。聪明好学的焦耳即使在玩的时候也不忘做他的物理实验。他发现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的兄弟牵着,藏在后面。
伏打电池是用来给马通电流的,我想试试动物被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受电击后狂跳,差点踢到弟弟。虽然危险已经出现,但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心情。他和他的兄弟再次划船到群山环绕的湖边。
焦耳想试试这里的回声。他们把火枪装满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一条长长的火焰从枪口喷出,烧到了焦耳的眉毛,差点把弟弟吓到湖里。此时,天空布满了厚厚的云层,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都要过很久才能听到雷声。
这是怎么回事?焦耳没有避雨,拖着弟弟爬上一座小山,用怀表仔细记录闪电和打雷的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恨不得把自己做过的实验都告诉老师,向老师求教。老师对着勤奋好学的焦耳微笑,耐心地向他解释:“光的速度与和谐是不一样的。
光速快,音速慢,所以人们总想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但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那以后,他更加着迷于学习科学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仔细的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的力学等效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4.1752年,46岁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丝绸做了一只风筝,在一个暴风雨的天气里,用细绳把它放上了天空。麻绳的下端系着一把金属钥匙,当麻绳被雨水打湿时,钥匙就成了导体。这时,他把手靠近钥匙,突然看到电火花在钥匙和手指之间跳跃。与此同时,他的手指感到一阵剧痛。
这个实验证明,天上打雷其实是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由此,富兰克林认为,如果在高楼中安装一根金属线,并将金属线的下端接地,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就可以避免雷击对建筑物造成的危险。这导致了避雷针的发明。因为避雷针的发明,人类生活的世界多了一点安全。
5.齐奥尔科夫斯基是前苏联的科学家。他小时候是个异想天开的孩子。八岁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母亲送给他一个可以在空中自由飞舞的大氢气球,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常常专注地仰望天空,想:他能乘气球航行吗?10岁时,齐奥尔科夫斯基患上了猩红热引起的并发症。
我完全丧失了听力。然而,齐奥尔科夫斯基并没有灰心。他白天去图书馆苦读,晚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各种理想的物体,实现飞翔的愿望。齐奥尔科夫斯基想:能不能做一个永远挂在天上的金属气球?你能发明一种飞行器吗?
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能量吗?当时很多人对他不屑一顾,认为他是“无用的空想家”,是“傲慢的设计师”。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探索攀登的步伐。有志者事竟成。1883阐述了飞船的设计方案。1903年,他发现了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火箭运动公式。
他最早提出液体燃料火箭的设想,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图。1929年,他首次提出了多节火箭的思想。他还提出了建立星际空间站的大胆设想。这一刻,这些想法都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