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5G?华为不断“出手”,布局又一个万亿市场。
但在其他更多的行业市场,华为也会通过投资进入其中。比如华为旗下的哈勃科技,正式投资了一家钠离子电池公司,这意味着华为将布局钠离子电池。有哪些具体的投资布局动作?华为为什么要进入钠离子市场?
多年来,华为经历了许多事情,并一直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参与全球市场的发展。一些现有业务经历了外部事件的变化,给收入带来了不确定性。这从华为2021营收下滑2000多亿就可以看出来。
但华为并没有放弃,仍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于是华为成立了哈勃科技投资公司。
华为哈勃投资了几十家半导体公司,涉及半导体领域包括EDA、传感器、碳化硅等等。但除了半导体,华为还布局了新的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华为哈勃成为北京中科海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海纳”)股东,华为哈勃出资4126660元,持股13.3333%。
中科海纳是一家专业从事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企业,成立于2017。公司拥有多项钠离子电池核心技术专利。
一方面是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另一方面是钠离子电池相对于锂离子电池并没有太多的资本焦点。
当然,中科海纳的R&D实力毋庸置疑。背后的R&D团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和中科院物理所胡永生带领的团队。这些都为公司研发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华为既然发起这个投资布局行动,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所以钠离子电池前景如何,为什么要华为去布局?
在常规商业市场中,大多数投资行为都离不开两个驱动因素,一是公司相关业务的发展需求,二是巨大的市场潜力,获得了资本方的青睐。从这两个角度可以知道华为为什么会有这个布局,钠离子市场前景如何。
首先是公司的商业视角。
华为的主流业务包括通信、5G或者芯片,似乎和电池技术关系不大。但别忘了,华为已经进入智能汽车行业。
虽然华为一再强调不造车,但相关设施和软硬件设备的研发是发展目标之一。如智能屏幕、鸿蒙系统驾驶舱、车载操作系统等。,可以概括为整车智能化解决方案。
这可能还包括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被华为看中,想必是为了给相关产品提供更好的支持,从而在未来的智能汽车市场上带来核心技术产品的优势。
其次,是市场前景的角度。
目前主流的电池材料是锂离子,国内有很多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如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等,都是行业龙头,有完善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布局。
但在钠离子电池行业,国内相关企业仍然有限,主要有中科海纳、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欣旺达等。虽然有相关企业参与,但产业链仍呈上升趋势。
相比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本的43%,钠离子的正极材料成本只有26%。这说明钠离子电池产品比锂离子电池有更好的价格优势,对于产业链的发展会有更高的效率。
另一个关键优势是钠离子电池的兼容性比较高,除了正负极材料有些差异,相关制造工艺可以一起进行。
比如锂离子电池的钠离子和电解质溶质都是六氟磷酸钠,制造设备也可以遵循锂离子的基础架构。换句话说,只要钠离子技术成熟,投资项目到位,很快就可能形成快速发展的钠离子生产线,进一步推动钠离子市场的发展。
再看更大的市场前景,有机构预测钠离子电池到2030年将形成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华为投资中科海纳,以公司目前的研发实力和未来钠离子电池的发展潜力,也许华为正在下一盘大棋。华为已经安顿下来了,等将来时机成熟了,就该接手了。
华为又一个万亿市场,比5G还大?如果钠离子电池市场的发展远超预期,确实可能会带来更多惊喜。但能否超越5G市场规模,还需要时间验证。一切才刚刚开始,让我们拭目以待。
华为的目标格局非常深远,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肯定已经规划好了。至于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还需要拭目以待。希望华为持续的动作布局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