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银行的财务报表

一、如何看银行流水?

1.贷款通常用企业收到的账款总额,即一定时期内每笔账款相加,银行流水的主要表现;投入绩效是出借人,产出绩效是借款人,主要包括卡存、现有、转入、工资、续费、网银转账、支付、劳务费等。

2.拿着流水单,随便找一笔交易,打电话银行,自己输入查询密码。他正在根据流水账上的细节输入日期。如果和电话举报相符,就没问题。不然就是假的。

3.找银行要对账单,银行存款台账和对账单对比,辨别真假。

4.在获取银行对账单和银行流水的实际程序上,还是有区别的:银行对账单是银行提供给企业核对账目的,审计人员一般直接从企业获取证据;而对于银行流水,一般要求审计人员和企业财务人员直接去银行打印取证。所以从收购过程来说,银行对账单在企业手里,所以可能会有变动;银行流水相对更可信,除非银企勾结。

二、银行对账单怎么看?

1,问:拿到个人银行账户不知道从何下手?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得出结论?

答:从授信额度可以看出客户的现金流入情况,这是最重要的信息。

2.问:放款频率高或金额大是否说明经营情况还可以?

答:(1)是的,基本上。请注意贷方累计金额及每笔金额对应的会计科目是否与销售行业直接相关。目前很少有企业通过粉饰半年前的银行对账单获得信贷部门的信用记录。

(2)银行对账单应与客户的银行存款明细账、销售收入明细账、成本明细账以及客户的上下游合同进行综合对比。一般来说,看报表,一是怕报表不实;二是怕业务不实。单纯看报表,第一,是看出借人流水总额是否超过销售额,否则销售收入涉嫌欺诈。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这里也有接受现金的可能。

(3)第二,看流入流出金额是否与客户业务一致。比如客户的商品交易金额在几十万左右,但是银行对账单金额却在几百万或者几万左右徘徊,就要注意了。问原因,注意几点:流水总量超过销售金额,不代表销售收入一定真实。可能几个客户的账会来回倒,看借贷双方是否正常。

(4)目前很多客户基本都带一些个人卡,客户带的个人卡需要识别。不要让客户随便拿几张卡就称之为自己的。看户主和流水量是否符合业务。

(5)目前很多不规范的企业为了偷税漏税,从个人账户中拿走大部分收入,审核时需要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

3.问:你怎么看?“有可能客户的几个账户会被冲销;看借贷双方是否正常。借款人和贷款人都不正常。对此你怎么看?总有整数数量进出。这正常吗?一般货款是不是非整数?

答:获取企业的银行对账单主要从以下几点分析:

(1)节假日有公司业务结算吗?如果是,银行对账单就是假的。

(2)核对银行对账单的贷方金额。如果赊销金额大于企业当期销售收入,说明企业的销售收入是相对客观真实的,但并不能全部认定!

(3)抽查银行对账单中的一些大额交易,然后与相应的合同、发票(或收据)出库单据一起核实确认,看企业是否有真实的结算交易记录,特别是年前和

仔细核对一年最后几个月的几笔交易,因为现在的企业都是小偷,经常会用一笔钱或者让一些人脉很广的企业不断转账开户,从而“抬高”银行对账单的贷方金额,所以需要仔细核对一些大额资金交易,是否与合同、发票或者收据、出库单相对应,从而确定交易的真实性!

(4)同时,要鉴别陈述的真实性。流水和语句都很重要。这是辅助材料,但是流水和语句之间有联系也有排斥。毕竟流水的数字和说法可能会有差异。

(1)对帐单和流水应与合同或进出境单据(或其他证明文件)相符。

②对账单的贷方金额和流水(可能是员工的,也可能是公司领导的个人卡),要看他的数字是否有来回借记的可能,需要核实。

(3)不能说授信量越大经营越好,营业收入与授信量和流水无关;很多企业也选择使用个人私卡避税,所以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调查核实。

为了帮助客户获得贷款,银行会帮助客户寻找自来水。这才是最可怕的,你需要理解和沟通。

⑤以往客户的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会在对账单和流水中找到;需要调查、核实和排除的;如果都调查清楚了,就可以看他的主营业务是否能满足1条的贷款担保需求。

三、资产负债表怎么看?

填写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

(一)年初数字在报表“年初”栏中列示,根据资产负债表“年末”栏中列示的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上年度不一致,应根据本年度的口径调整上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名称和数字,并在报告中的“年初数”栏内填列。

(二)报告中其他项目的内容和填写方法: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异地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资金等货币资金的总额。

2.“短期投资”项目反映各种可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的有价证券和不超过1年的其他投资。

3.“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尚未收到且尚未贴现给银行的应收票据,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4.“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应向采购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

5.“坏账准备”项目反映企业已提取未再销售的坏账准备。

6.“预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预付给供应商的款项。

7.“应收补助”项目反映企业应收的各种补助。

8.“其他应收款”项目反映企业对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应收款项和暂付款项。

9.“存货”项目反映期末企业各种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原材料、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发出的商品等。

10.“待摊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已经支出但应在以后期间摊销的费用。企业的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和大修费用以及摊销期超过1年的其他待摊费用,应在本表“递延资产”项目中反映,不计入项目数字。

11.“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项目反映企业从清查出的资产中扣除盘盈后,待出售或以其他方式处置的流动资产的净损失。

12.“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流动资产项目以外的其他流动资产的实际成本。

13.“长期投资”项目反映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变现的投资。长期投资中1年内到期的债券,应在流动资产类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项目中单独反映。

14.“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项目反映企业各种固定资产的原价和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产权确定前也计入原价和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原价应在本表底部补充信息中单独反映。

15.“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的净值,以及该固定资产的清理情况。

如何看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和年末)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报表。其基本结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无论公司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这种会计平衡总是不变的。左侧反映公司拥有的资源;右侧反映了公司不同所有者对这些资源的要求。债权人可以主张公司的全部资源,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不同的债权人承担责任。在支付所有负债后,剩下的就是所有者权益,也就是公司的净资产。

利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公司资产、负债的分布情况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从而评价公司的资本运营和财务结构是否正常合理;分析公司的流动性或变现能力,以及长短期债务的数额和偿债能力,评价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该表提供的信息也有助于计算公司的盈利能力,评价其经营业绩。

在分析资产负债表要素时,我们首先要注意对资产要素的分析,包括:

1,流动资产分析。分析公司的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各种应收应付、存货等。流动资产高于往年,说明公司支付和清算能力增强。

2.长期投资分析。分析一年以上的投资,如公司控股、多元化等。长期投资的增加表明公司的增长前景看好。

3.固定资产分析。这是对实物资产的分析。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固定资产数字,仅表示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尚未折旧和损耗,并预计在未来期间收回的固定资产金额。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折旧和损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的准确性。很明显,少折旧会增加当期利润。但折旧多了会减少当期利润,有些公司往往为此埋下伏笔。

4.无形资产分析。主要分析了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专利权等。商誉和其他没有明确参照的无形资产一般不入账,除非商誉是在购买或合并时形成的。取得无形资产后,应进行登记,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摊销。

其次,有必要分析负债的构成要素,包括两个方面:

1,流动负债分析。所有流动负债都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记帐。分析的关键是避免遗漏,所有的负债都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

2.长期负债分析。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由于长期负债的表现形式不同,应注意对公司债权人的分析和了解。

最后,分析股东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股东权益分析主要是了解股东权益中投入资本的不同形式和股权结构,了解股东权益中各要素的优先支付顺序。看资产负债表的时候要结合利润表,主要涉及资本利得和存货周转率。前者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后者是反映运营能力的指标。

四、利润表怎么看?

利润表以“收入-费用=利润”为基础,主要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扣除营业费用后的净收益。通过利润表,可以大致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成功程度,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回报。利润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公司的收入和费用,说明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损益金额,从而分析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另一部分反映公司财务成果的来源,说明公司各种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利润表,主要从两个方面:

1.收益项目分析。公司通过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获得各种营业收入,也可以提供资源给他人使用,获得租金、利息等非营业收入。收入的增加意味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收入账户包括本期收到的现金收入、应收票据或应收账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账面价值入账。

2.成本项目分析。费用是收入的扣除,费用的确认和扣除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润。因此,在分析费用项目时,首先要关注费用的内容是否恰当,确认费用应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原则。其次,要分析成本费用的结构和变化趋势,分析各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分析成本结构是否合理,找出费用不合理的原因。同时对各项费用进行分析,看各项费用的增减趋势,从而判断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阅读利润表时,应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联系起来。主要说明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利润实现和分配;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各种性质和材料的变化;税款的支付;预计将对公司下一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财务报表为财务分析提供了详细的信息,以了解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

5.现金流量表怎么看?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上市公司现金流入和流出信息的报表。这里的现金不仅指会计部门保险柜中的现金,还包括银行存款、短期证券投资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流量表可以告诉我们公司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收支活动和现金流量的净增加,从而帮助我们分析公司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进而把握公司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城市公司的现金流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反映公司正常经营引起的现金流入、流出和净流量,如增加商品销售收入和出口退税的现金流入,增加购买原材料的现金流出,支付税金和人员工资等;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反映公司因取得和处置证券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而产生的现金收支活动和结果,如出售工厂的现金收入和购买股票、债券等对外投资产生的现金流出;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指公司在筹资过程中吸收股权、分配股利、发行债券、取得贷款和归还贷款等引起的现金收支活动和结果;

4.非常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指非正常经济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接受捐赠或捐赠他人、对现金收支进行罚款等;

5.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这是一种对股东非常重要的信息。虽然这些活动不会引起当期的现金收支,但它们甚至会对未来的现金流量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此类活动主要体现在补充信息一栏中,如以对外投资清偿债务、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等。

现金流量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净现金流量和短期偿债能力的变化。如果本期净现金流量增加,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增强,财务状况改善;反而说明公司财务状况比较困难。当然,净现金流越大越好。如果公司的净现金流过大,说明公司未能有效利用这部分资金,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

2.现金流入的结构和公司的长期稳定性。经营活动是公司的主要业务,这种活动提供的现金流可以持续用于投资,以再生新的现金。主营业务现金流越多,公司发展的稳定性越强。公司的投资活动是为闲置资金寻找投资场所,而筹资活动是为经营活动筹集资金。这两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是辅助性的,服务于主营业务。这部分现金流过大,说明公司缺乏财务稳定性。

3.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以及公司的未来发展。投资者在分析投资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是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国内投资现金流出的增加意味着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增加,说明公司在扩张,这样的公司成长性好;如果国内投资现金流大幅增加,说明公司正常经营活动尚未完全吸收现有资金,资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对外投资现金流入大幅增加,意味着公司现有资金不能满足经营需要,从外部引进了资金;如果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说明公司正在通过非主营业务活动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