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央行将把“三条红线”试点房企票纳入监控范围。
早在2020年8月,为控制房企有息负债规模,监管层对重点房企融资按照“红橙黄绿”进行管理,设置“三条红线”,具体为剔除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期负债率小于1倍。
“三条红线”试点房企为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中梁、保利、新城、中海、华侨城、绿地、华润、阳光城。这些试点房企必须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减债目标。
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商业票数据并未纳入“三条红线”计算指标,不排除未来纳入计算的可能。不过,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宏伟分析Investor.com表示:“商票属于供应链融资的范畴,是国家目前政策支持的方向。未来从票据属性来看,不会进入三条红线的限制范围,只会朝着更加规范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房企商票规模有所增加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白文熙告诉《投资者报》。com:“三条红线新规大大压缩了房企的债务融资空间,迫使房企利用自身信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开具大量商业承兑汇票进行变相债务融资,将企业资金链和经营风险转移给相关企业。”
“目前很多房企都出现了商业票违约的情况,部分企业的商业票存量已经超过2000亿。如果不及时纳入监管范围,可能导致市场整体信用风险上升失控,进而引发宏观经济运行风险。”白文喜认为:“这是央行将‘三条红线’试点房企的商票数据纳入其监测范围,要求相关房企每月上报商票数据的主要原因,未来整体房企的商票数据也可能纳入‘三条红线’计算指标。”
什么是商业票?商业汇票应以真实的贸易活动为基础,持票人可以持有至到期并由承兑人承兑,也可以在到期前背书或贴现给银行。由于商业票据的无量纲性,近年来融资属性逐渐增强。商业票据融资主要包括商业票据贴现质押、民间资本买断、互联网票据平台、票据资产证券化、标准化票据五种融资方式。
宋宏伟对投资者网分析称:“房地产商业票据融资这两年发展很快,尤其是三条红线之后,因为票据融资不能计入有息债务(票据融资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所以房企对商业票据融资的倾向变强了。”
同时,在宋宏伟看来,“由于票据融资具有门槛低、操作方便、流动性强等天然优势,同时,商业票据融资目前并未纳入监管,也不需要进入央行征信系统。房企商业票据融资规模已经达到1000多亿,而且还在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近年来,随着融资政策的不断收紧,房企商业汇票承兑规模普遍呈井喷式增长。据上海票据交易所统计,2020年,TOP19房企商业汇票承兑余额合计达3355.74亿元,较2019年增长36.59%,占全国商业汇票承兑总额的9.27%。
对房企有什么影响?
近年来,在三条红线和债务到期高峰的压力下,房企开始降杠杆、减负债。从全角度来看,房企的负债既包括有息负债,也包括无息负债,而商业票据属于无息负债的范畴。在减少房企负债的过程中,部分房企有息负债减少,但无息负债增加。安信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末,TOP50房企应付票据规模为401.35亿,同比增长33.8%。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对投资者网表示:“房企以增加无息负债为代价降低杠杆和负债。所谓无息负债,就是开发商欠上下游供应商的债务,表现为与总包商的结算周期拉长,以商业汇票的形式形成对上下游的负债,即所谓的商业承兑汇票。”
在李看来,以商业票据的形式拖欠供应商货款,是部分房企变相融资。这种融资形式过去比较少见,但近期明显增多,主要是因为三条红线和偿债周期的到来。此外,房企在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导致拖欠上下游货款和购买服务。当这种欠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形成三角债、农民工讨薪、工地停工等社会问题。加强商票监管,可以有效降低房企杠杆率,稳定全行业杠杆水平。
柯睿证券房地产首席分析师孙杨对《投资者报》表达了同样的观点。com:“商票纳入监控后,监管部门对房企隐性负债要求更高。简单来说,如果房企开出商业票,将这笔债务延迟半年或一年偿还,就相当于再融资。如果房地产企业到期后无法兑现,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就会出现资金链压力,导致整个房地产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将商票纳入监控,相当于进一步收紧房企隐性负债,促进房企融资更加规范。也可以理解为房企进一步降杠杆。”
白文熙认为:“房企商票纳入监控。一方面,房企利用自身信用进行债务融资、商业票融资的活动会受到监管和一定的限制,也会给房企的流动性带来一定的压力。反过来,也可以督促房企尽快将财务指标回归到稳健经营区间。对于一些不能及时调整的房企来说,也可能会有雷雨。如果债务融资和票据融资受限,可能会出现商业票据违约,甚至银行贷款违约和信用债务违约。”
“将房企的业务票纳入监控,相当于给房企的票据融资戴上了‘紧箍咒’。”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陆文熙对投资者网分析:“‘三条红线’叠加在商票监控上。房企需要在范围内降杠杆,融资可能受限。公司资金链会主要靠自己的血。”
金融监管日臻完善。
6月29日,三树(603737。SH)公告称,2021一季度,由于下游客户现金流困难,公司应收票据逾期。截至2021年3月30日,公司应收票据逾期金额为5,363.72万元。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房企未能按时缴纳商票。
宋宏伟认为,房企的商业票据融资属于非标融资。目前市场不规范,存在中间商虚增额度等现象,也存在房企拒付商业票的违约事件。因此,不断规范房企融资,整顿商票市场融资,是金融监管的核心目标。在宋宏伟看来,商票纳入监控是金融监管部门提高自身眼光的事情,而不是房企融资限制的事情。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监控商票是一种打补丁的姿态,代表了严厉调控的趋势。“但是,目前只进行商业票监控,没有全行业覆盖,没有红线监管。商票纳入监控对房企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投资者报》。com认为,商票违约风险,其实就是货物违约,对金融市场影响很大,对房企自身也有很多影响。如果不进行整改,商业票据本身就容易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最终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严跃进认为,商业票的监管具有积极意义,这充分说明三条红线的监管范围在扩大。预计后续将有几项改革:一是商票的规模和运营将受到较大监管,这将成为房企融资方需要关注的内容。二是部分房企后续发行商票的成本会增加,包括发行利率、折扣率等,进一步影响商票的使用成本。第三,房企需要积极梳理内部融资工具,应主动停止有潜在风险的融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