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被人信任的科学家是谁,他们有什么故事?
物理学家简介-霍金1942 65438+10月8日,霍金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是300年前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突然去世的日子。伽利略是第一个提出惯性定律原理的人(所有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都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来牛顿系统地总结了这个定律(所以后人也称之为“牛顿第一定律”),使之成为所有力学定律的基石。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霍金的成就与这些前辈相比如何?他有资格入选科学名人堂吗?先说他在学术界的第一次亮相:1970年,28岁的霍金与R. Penrose合作证明了“奇点定理”:在一定条件下,根据广义相对论,BIGBANG必须从一个“奇点”开始。所以两人都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学奖。霍金的贡献——对黑洞本质的研究和量子引力理论——虽然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的两个相对论那么重要,但也足以让他在科学名人堂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他的量子引力理论,整合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领域,自成体系。这样他就可以和创立分子生物学(生物学和量子力学的成功结合)的科学家平起平坐了。在霍金之前,宇宙的所有理论都是基于广义相对论,但只有霍金发现并证明了广义相对论只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它无法告诉我们宇宙起源的细节。因为根据广义相对论得出的结论,所有的物理理论(包括它本身)在宇宙开始时都会失效。显然,广义相对论只是一个不完整的“部分”理论,所以奇点定理真正展示的是,在非常早期的宇宙中有一个时刻,当时宇宙是如此之小。以至于人们不得不考虑用20世纪另一个伟大的“局部”理论——描述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来研究它。霍金和他的伙伴被迫从极大范围的理论研究转向极小范围的理论研究。正好有这样一个可能的微小天体作为研究对象。正如霍金后来回忆的那样:“研究黑洞的性质将有助于我们同时理解大爆炸的奇点。因为他们太像了。”于是他开始致力于研究黑洞的问题。名词解释黑洞:一颗内部被烧毁的大质量恒星由于自身引力向中心坍缩,最终会形成一个致密的黑洞。黑洞是宇宙中的固体粒子,体积趋于零,而密度(密度=质量÷体积)几乎无穷大。由于其强大的引力,只要有物体靠近这种粒子,就会被强大的引力所吸引,就连每秒行进30万公里的光也不能幸免。也就是说,没有信号可以从黑洞的作用范围出来,而这个作用范围的边界被称为“视界”,人类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对于观测者来说,是黑暗的——这也是黑洞名字的由来。霍金指出+0971年。BIGBANG time可能会产生小至质子(半径10-13cm)、重约十亿吨的“原生黑洞”。它们的寿命和宇宙的年龄差不多。霍金、b·卡特等人严格证明了“黑洞无毛定理”:“无论哪种黑洞,其最终性质都只由几个物理量(质量、角动量和电荷)决定。也就是黑洞形成后,只有这三个量不能变成电磁辐射的守恒量。所有其他信息(“头发”)都将丢失。“黑洞”的命名者J.A .惠勒(J.A. Wheeler)开玩笑地将这一特征称为“黑洞无毛”。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吴先生于1916介绍到南师大理化系,师从留美归来的胡博士。在胡先生的指导下,吴对X射线在中国有了一定的了解。1921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赴美留学的机会。那年年底,吴去了美国,并于年初进入芝加哥大学1922。当时,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h?康普顿作为访问学者在芝加哥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23正式成为大学教授。当年5月,康普顿发表论文解释了X射线被石墨散射后频率变化的现象(后来称为康普顿效应)。当时也研究这一现象的美国物理学界重要人物杜安(Duane)有所谓的“盒子效应”和“三辐射”理论。因此,他强烈反对康普顿的工作。吴对作为散射物质的十几种元素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方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对康普顿的理论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些成果引起了国际物理学界的关注和认可,相关数据被一些国际著作引用。吴先生在1926获得博士学位。国外有些物理学教科书,把康普顿效应称为康普顿-吴荀攸效应是因为尊重吴先生的工作。颜先生于1923年赴法留学,并于192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880著名物理学家Buel?居里夫人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但压电效应的定量数据是通过严先生的深入研究和精确测量得到的。严济慈的导师是物理学家查理?法布里,他是居里夫妇的好朋友。玛丽吗?居里夫人非常支持严先生的研究,并把四十年前居里夫人用过的晶体样品借给了。著名物理学家朗·万智也很欣赏严济慈,给了他很多指导和帮助。严先生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晶体的压电效应及其反效应具有各向异性、饱和性和瞬时性的特点。扩展和发展了居里的理论。1927年,法布里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在就职典礼上,他宣读了他的得意门生严济慈的博士论文。2008+0931年,严先生随著名物理学家F?伊奥里奥-居里和卡皮查同时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赵忠尧·赵忠尧先生1927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受教育,1923年获米利根诺贝尔奖,1930年获博士学位。1979年丁肇中在西德同步辐射中心为“佩特拉”加速器举行落成仪式时,向十多个国家的数百名科学家介绍了赵忠尧:“这是电子和正电子产生和湮灭的最早发现者。没有他的发现,就没有现在的正负电子对撞机。“这里指的是赵先生对米利根给出的第二个课题(第一个课题被赵先生拒绝)“硬γ射线通过物质的吸收系数”的研究。测量了异常吸收和特殊辐射现象。所谓的反常,和当时公认的克莱因-仁科公式有很大的不同,即只有轻元素上的散射才符合,但穿过重元素时就大不相同了。比如硬伽马射线被铅散射时,吸收系数比公式结果大40%左右。因为Milligan相信Klein-PeopleSoft公式的结果,他不相信赵先生的结果。以至于论文被搁置了两个多月。后来因为鲍文教授对赵先生的工作非常了解,并向米利根做了保证,文章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5月号,1930。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赵忠尧发现当γ射线被铅散射时,会有一种特殊的光辐射伴随着异常吸收。因为当时使用的方法不能显示详细的机理,所以只能断定这两种现象不是由核壳中的电子引起的,而是由原子核引起的。实际上,反常吸收是原子核周围γ射线产生的正负电子对减少的结果。特殊辐射是由正电子和负电子的碰撞和湮灭产生的两个(或更多)光子的湮灭辐射。王先生说:“中国老一辈的物理学家都能在科学史上留下名字,如和王。“王老师1930以留学生身份拿了官费,去了德国柏林皇家化学研究所,师从迈特那兹。先后在哥廷根和柏林大学有幸听过玻恩、米塞斯、海、诺塞姆、弗兰克、薛定谔和德拜的讲座。26岁的王先生完成了著名物理学家冯的博士论文《的β谱+C+C11?劳厄、、迈特纳斯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王的博士论文。10月,王参观了卡文迪许实验室,并拜会了卢瑟福和查德威克等物理学家。1934年4月,王先生回国。他的科学贡献主要包括: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用宇宙线研究μ介子的衰变特性。首次发现了反适马负超子。首次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奇异夸克观测反粒子,获1982国家发明一等奖。王先生参与了我国两弹研制的实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钱钱学森学森(1911-),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1911年2月1日出生于上海,3岁随父来京,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赴美学习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来留美,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开始争取回国,被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五年后于1955年回到祖国。从1958开始,长期担任火箭、导弹、航天器研制的技术带头人。从1959加入中国* * *产党,现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钱学森从1935加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当时美国只有加州理工学院有以匈牙利著名学者冯为首的空气动力学实验室?卡门(又译冯?卡曼)。冯?卡门早年也是一位有成就的物理学家。是麦克斯吗?玻恩的好朋友和伙伴之一。后来,卡门专攻流体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成为这两个领域享有盛誉的权威。1936年秋天,钱先生拜访了加州的卡门。卡门欣赏钱学森敏捷聪明的思维,建议钱学森来找他攻读博士学位。此后,钱学森在卡门的指导下专攻高速空气动力学。中国学生赢得了卡门的特殊感情。除了钱先生,他还培养了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科学家,如、钱伟长、郭永怀等。他常说,“世界上有两个最聪明的民族,一个是匈牙利,一个是中国”。在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从65438到1945在《航空科学》《应用力学》等杂志上发表了8篇。提出了跨音速流相似律等许多开创性的工作。1945年,卡门是美国空军科学顾问团团长,被授予少将军衔,而钱学森是顾问团火箭组团长,上校军衔。二战结束后,美国空军当局对钱学森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卡门更加看重他最喜爱的学生。他被称为最有效的火箭专家。钱学森能够在1955之后回国,为新中国火箭、导弹、航天技术的发展做了一个奠基性的工作。于+0991年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钱三强,钱三强(1913-6550)。中国是浙江吴兴县的一名实验物理学家。1929考入北大科学基金,1932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他去法国留学,1937年在Iorio学习。在居里夫妇的指导下,他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研究核物理。1940获得法国博士学位,1942年底去里昂等待乘船回国。因太平洋航线中断,留在里昂大学任教,1944、1947起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员。德巴维奖。1948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成立后,历任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规划局副局长、局长,学术秘书处秘书长,1956-1978副秘书长,1958原子能研究所所长。1955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学部(现数理学部)委员、主席团成员、特聘顾问。1956-1978年还担任过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2008年起当选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82当选为董事长。1978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1992于6月28日零时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回国后,钱三强培养了一批从事核科学的人才。建立了中国研究核科学的基地。从1955参与原子能的创建和组织,将近代物理研究所改造为原子能研究所,领导和推动了这项事业的发展和相关科技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的原子能建设、规划和学术领导做出了贡献。从1937,钱三强被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录取去法国留学,夏天到了巴黎。居里埃琳娜?居里和伊奥里奥?居里夫妇被称为“小居里夫妇”。钱三强进入居里实验室后,尝试做更具体的工作。除了自己的文书工作,他一有机会就帮助别人,以便学习更多的实验技能。有人问他为什么。钱三强道:“我比不上你。这里这么多人,各干各的。在我回到中国后,我是唯一一个可以做任何事情的人。”就这样,钱三强两年多东问西的实验室工作,丰富了他的知识和实践技能。1938+0939年,希特勒的军队占领法国,钱三强试图和同事一起逃亡,但没有成功。这时,他的留学费用中断了。没有生计可留。在钱三强最困难的时候,当时拒绝离开法国的八神庵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说:“既然这样,我们就尽量留下来吧。只要我们能活下来,实验室还开着,我们随时可以试着给你安排。“35438+0943钱三强回到巴黎继续他在居里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直到他回国。钱三强不仅完成了他的学业,而且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已经成为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1946年,他的研究小组利用核乳胶研究铀裂变,发现了著名的铀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获得了亨利?巴德微观物理学奖。伊奥里奥曾说:“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法国核物理领域的重要工作。“1947钱三强出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导师。1948+0948年钱三强回国时,年轻的居里夫妇给他写了一段评语:“他对科学事业充满热情,他有智慧,有独创性。毫不夸张地说,在来到我们实验室并接受我们指导的同代科学家中,他是最优秀的。国家认可钱先生的才华,先后聘任他为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研究导师。他被法国科学院授予。”“钱老师也是一个优秀的组织者,他有研究机构领导在精神上、科技上所应用的各种美德。“彭焕武在玻恩的书中提到了我的生活和我的看法。其中一个是黄坤……”,另外三位是彭焕武、程、。彭焕武191938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38年秋赴英国爱丁堡大学与玻恩一起学习,1940获哲学博士学位,1945获理学博士学位。1947年底回国。玻恩在他的书《我的生活》中回忆说:“我的第一个中国学生是一个矮小强壮的年轻人,名叫彭(桓武)。他很有天赋...我记得有一次他在一个理论问题上犯了错误。错误被发现后,他非常沮丧,决定放弃科学研究,而是为中国人民写一本书。包括西方所有的重要发现和技术方法。当我说我认为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太大的任务时,他回答说一个中国人可以做65,438+00个欧洲人的工作。他被任命为爱尔兰都柏林薛定谔高级研究所的教授,接替W .海特勒...我认为彭是第一个在欧洲获得教授职位的中国人。临走前,他来看望我们,并和我们一起去了苏格兰西北高地的尤拉普尔,我们在那里度假。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几天。然后他就离开了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他,也没有写信。”玻恩说:“彭很单纯,除了他那神秘的才华。他看起来像一个健壮的农民。”从玻恩的话语中,渗透着他对这个来自中国北方的倔强年轻人的喜爱、欣赏和向往。彭先生在英国时,与海特勒合作做介子理论研究,并因其在理论物理方面的贡献,与玻恩分享了1945年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麦克杜格尔-布雷斯班奖。回国后,他继续从事核物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键波函数的分子结构计算方法。在他的领导下,邓稼先于1957年与贺作秀、徐建明、于敏合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他为中国的核物理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彭先生1982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杨振宁(1922-),美籍华人,理论物理学家,1922 65438+10月1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合肥市)。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吴大猷的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1942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在王竹溪的指导下学习统计物理。他去了美国,1945年进入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费米熏陶,在导师e?在泰勒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并于1948获得博士学位。1948+0949在芝加哥大学当教员,1948+0958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1955-1955。从65438年到0966年,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担任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担任新成立的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美国总统授予他65438到0985的国家科学技术奖。2月27日,北京大学授予杨振宁荣誉教授证书。杨振宁对理论物理的贡献是广泛的。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在理论结构和现象学分析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邓稼先(1924-1986),中国核物理学家,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他的祖父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家。16岁,她来到四川江津读完高中。她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师从王竹溪、郑华池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她搬回北平,受聘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当老师。+0938+0945.100080606606当选美国科协总董事会成员,新中国的诞生使他下定决心要早日回到祖国。0950年8月,他拿到学位后的第九天,冲破重重阻碍,登上了返航的船。1950年10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理论设计工作。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发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1956加入中国* * *产党,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7月患直肠癌,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6年7月29日病逝于北京。62岁的李政道·李政道(1926-)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1926 165438+10月25日出生于上海。1943-1944是浙江大学的物理学家(当时在贵州永兴读大一)。他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因翻车受伤,1944休学。1945转到昆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6年,经老师吴大猷推荐,获得国家奖学金,赴美深造,进入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过了研究生资格考试。1949年底,在费米的指导下,李政道完成了关于白矮星的博士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天文系和物理系做了半年讲师,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与来自上海的大学生秦结婚。他们有两个。次子李,现任密西根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他于1951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1963,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3,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教授,本校费米物理教授,全校教授。他也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李政道对现代物理学的杰出贡献如下。“γ”之谜,即所谓的K介子后来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衰变,一种衰变为偶宇称态,另一种衰变为奇宇称态。认识到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可能不守恒,进一步提出了几种检验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是否守恒的实验方法。第二年,这个理论被吴健雄小组的实验所预言。因此,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很快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丁肇中·丁肇中(1936-),实验物理学家,山东日照人。1956,并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与数学系学习。1960获得硕士学位,1962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他获得了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从1964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从1965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从1967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负性统一理论和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杰伊的实验小组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过。因为丁肇中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他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J/ψ粒子的发现),美国政府的洛伦兹奖和意大利政府的泰克斯佩里科学奖1988。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也是前苏联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和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被密歇根大学(1978)、香港中文大学(1987)、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1988)、哥伦比亚大学(1990)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他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比如1977获得美国工程科学学会Erin金奖,1988获得意大利陶尔米纳豹子优秀奖,意大利布雷西亚科学金奖。他也是B(核物理B,核仪器和方法以及数学模型)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