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的重机枪实际上是由杠杆步枪改装的。

布朗宁的重机枪实际上是由杠杆步枪改装的。

重机枪兴起于19年底,但直到一战结束,各国重机枪大多还是以马克沁撤管水冷套原理为主。奥匈帝国生产了一批非常精彩的斯柯达1893重机枪,延时半自由步枪,重力供弹。

马克沁机枪采用枪管后坐原理。勃朗宁在1880年代后期也开始琢磨武器自动装弹的可能性,在1899年,他试图在杠杆步枪的枪口设计一个集气罩,它会捕捉枪口喷出的气体,然后向后推动一个连杆,连杆可以与步枪的装弹杠杆连接,从而将手动杠杆步枪变成自动装弹步枪。

这种枪口集气推杆的自动原理,可以算是最早的导气结构。当然,那时候还不成熟。然而,马克西姆机枪售出后,勃朗宁找到了柯尔特公司,希望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出一种空气引导机枪。到1892,产品出来了。1893年,这些空导机枪通过了美国海军的测试,于1895年正式列装。

我们先从原理上来看这种奇怪的重机枪。它有一个很搞笑的外号叫土豆挖掘机。这与马克沁在1885中申请的专利非常相似。我们经常听说法国人用防弹板,意大利人因为马克沁的专利用奇怪的老鼠笼来补给弹药。我个人不相信这个。专利可以通过一些修改来规避,特别是对于军事武器。专利真的阻止不了人类自相残杀的冲动。

子弹发射时,火药气体通过枪管下方的导气孔吹出,推动摇杆,摇杆向后摆动,通过连杆推动枪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勃朗宁早期的半自动是枪口集气。其实M1895早期型号也是枪口集气,后来改成导气孔式)。

框架向后打开偏置锁闩,锁闩向后坐,抛出外壳。同时抓壳钩将下一颗子弹拉到托弹板的位置。当枪栓重新进入时,托弹板上升,然后枪栓将子弹推回膛内,完成锁紧和击发。

不难看出,M1895机枪的整个原理与杠杆步枪非常相似,只不过摇臂杠杆是靠导气原理推动的,摇臂杠杆通过一组连杆推动枪架和枪机。

因为这批机枪最早是美国海军使用的,是6x60mmSR舰炮弹,在当时是小口径。但也正是因为口径小,弹丸质量小,这种采用气体导向原理的机枪才能被海军采用(当时马克沁也参与了竞标,但马克沁的枪管后坐原理需要足够的后坐力才能可靠运行,所以不适合6mm子弹)。

这些机枪后来在美西战争中使用,后来又卖给了墨西哥、乌拉圭、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等。,一战中也有出现,但数量不多。

让他与马克沁相比。虽然结构上确实比马克辛的更简单轻巧(枪身16kg,而且是风冷),但是从19年底和20世纪初重机枪的使用情况来看,他们确实暂时不承担机枪的重量,而且马克沁的枪管后坐力原理也很可靠,水冷的火力持续性也更好。

再者,以杠杆步枪为主的弹药供应结构,使得M1895的射速上不去,只有每分钟不到400发,而前方摆动的杠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射击条件,无法作为单兵武器使用。所以当时马克沁的撤管+水冷满足了现在的作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