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自动驾驶专利概念股

Xi安巨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光科技”)近日公布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拟公开发行新股2249万股,募集资金约6543.8+0亿元。

红星资本局从招股书中发现,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参与了公司2020年9月的增发。短短5个月后,巨光科技递交上市申请,或有“突然入股”之嫌。

巨光科技,据官网

资助6543.8+0亿元,近一半用于“补血”

巨光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光学元件、光子应用模块及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牵头制定《半导体激光器通用规范》和《半导体激光器测试方法》两项国家标准。该公司现已进入阿斯麦(阿斯麦)的供应链。美国)、顶级光刻公司和TSM。我们,一个芯片巨头。

早在2016 1,巨光科技就在新三板挂牌,但不到两年就被终止,如今转战科技创新板。红星资本局表示,拟募集资金中,2.44亿元用于东莞微光学及应用项目(一期),65438+6700万元用于激光雷达发射模块产业化项目,65438+5000万元用于R&D中心建设项目。其余4.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即近一半募集资金将用于“补血”,也引人关注。

巨光科技近一半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通常情况下,监管部门支持募集资金尽量用于公司主营业务项目建设,但不支持大量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虽然一定比例的“补充”可以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但比例过高,说明公司资金链紧张,甚至有“圈钱”的嫌疑。巨光科技对此也有说明:一是预计2023年末未来业务增长需要增加流动资金3.87亿元;第二,2021-2023年R&D投资计划为2.75亿元。因此,本次募集4.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是合理且必要的。

报告期(2018-2021上半年)巨光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3.55亿元、3.35亿元、3.6亿元和218万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86610000元和-8044。从近几年的营收变化发现,公司的增长并不突出,保持在3.5亿元左右;但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净利润呈逐年上升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R&D费用分别为5,458.09万元、7,487.05万元、6,989,765.43万元和3,523.62万元,占比分别为65,438+05.38%、22.35%、65,438+09.42%和65,438+08。公司R&D投资保持较高水平,R&D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是公司专注于光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围绕“产生光子、调控光子、为光子技术应用提供解决方案”进行全方位产品布局。

截至2020年2月65438+31日,巨光科技拥有授权专利403项,其中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海外专利108项,国内发明专利117项,实用新型专利150项,外观设计专利28项。

依靠政府补贴,子公司有“商誉雷”

火炬光科技严重依赖政府补贴和各种税收优惠。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分别收到政府补助17185700元、15298000元、16995900元、11945200元,三年半收到政府补助6000多万元。同时,报告期内税收优惠分别为264.95万元、998.68万元、5117000元和790.63万元。

报告期内,政府补贴6000多万元。

公司表示,不确定能否持续获得政府补助并维持在较高水平;税收优惠政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可持续性。

巨光科技一直秉承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理念。2065438+2007年3月,公司以2.255亿元收购德国LIMO,从而获得多项核心光学技术。LIMO位于德国多特蒙德,是全球领先的微光学供应商。大量产品销往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地区。海外客户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1.4万元、1.81亿元、1.89亿元和91.6055438+0万元,占比分别为61.38%和51万元。

该公司表示,跨国经营受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家间贸易政策的影响很大。如果未来国际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贸易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将受到影响。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巨光科技收购德国LIMO已形成较高商誉,若商誉减值,将对巨光科技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商誉减值的风险已经出现。2019年,LIMO受德国经济不景气及下游光纤激光行业销售收入下滑影响,光学系统业务收入大幅下降。经审慎评估,巨光科技于2065,438+09年度计提商誉减值57,082,600元。

时至今日,这个“善意的雷”还没有爆炸。截至2021年6月,巨光科技商誉账面价值仍为76,55438+0,000元,主要系德国LIMO所致。

各报告期末,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654.38+0.5亿元、654.38+0.3亿元、654.38+0.4.6亿元和654.38+0.4.6亿元,占各报告期末流动资产的40.95%、465.438+0.90%和28.66亿元。公司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和库存商品构成,存在一定的存货跌价风险。

除了存货账面价值高,火炬光科技的应收账款也在增加。各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682,654.38+0.43万元、776,54.38+0.836万元、80,688.70元和654.38+0.654.38亿元,呈逐年增加趋势。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应收账款规模相应增加。但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在90%以上,说明应收账款质量良好。

华为哈勃被指“突然持股”

本次发行前,刘兴盛直接持有公司65,438+07.72%的股份,通过与王东辉、Xi安宁居、Xi安新居等签订一致行动协议,间接控制巨光科技65,438+04.27%的股份表决权。,并合计控制了365,438+0.99%巨光科技股份的表决权,从而对巨光科技形成控制。

刘兴盛出生于1973,是一名海归博士。曾任美国康宁公司高级研究科学家,美国恩耐公司工艺工程技术总监。2007年至2015,中国科学院Xi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至今巨光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刘兴盛一直从事高功率激光器的研究。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巨光科技在IPO辅导期间进行了一轮增发。2020年9月,哈勃投资、洪菊投资、Xi安宁居、Xi安新居以25元/股的价格认购了巨光科技相应的增发股份。哈勃投资是华为旗下的投资公司,主要从事风险投资业务。此次以5000万元认购火炬光科技增发200万股。

华为哈勃被指“突然持股”

Xi安宁居和Xi安新居是刘兴盛实际控制的公司,也是其员工持股的平台。投资的股东有王、、。阎晓明于2019年8月以自然人身份进入炬光科技,2020年3月将其股份转让给深证明瑞日,2020年8月以PE机构身份回归,间接持有炬光科技。深圳明瑞日的股东还有王,两家公司是有关联的。

相比之下,华为哈勃参与的股份发行更引人注目。华为为什么要青睐火炬光技术?是否看中其激光雷达技术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华为与BAIC新能源旗下品牌Polar Fox合作,推出首款搭载华为HI自动驾驶系统的车型“Polar Fox Alpha S”。

然而,上一轮增发在火炬光科技上市前就已结束,而上市申请在短短5个月后的2021年2月递交至科技创新板,也让华为哈勃、洪菊投资等股东有了“突然持股”的嫌疑。对于监管部门来说,IPO公司上市前或低价收购股份,上市后获取巨额利益的行为,将被重点关注。

编辑余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还有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