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香菇多糖的报道

香菇多糖在抗肿瘤领域应用的误区

香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病毒作用,长期以来是我国抗肿瘤、抗肝炎病毒的一线临床用药。香菇产品种类繁多,很多患者及家属不知道如何选择品牌,经常陷入误区:

误区一:到处都是蘑菇。多吃蘑菇也有同样的效果。

专家:虽然香菇多糖是从香菇中提取的,但是每一个香菇中香菇多糖的含量是有限的。正常人多吃香菇,对身体有益。而对于肝病或肿瘤患者来说,吃香菇摄入的香菇多糖有效成分微乎其微,根本没有作用。

香菇多糖的提取是一个高科技过程,需要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如湖北李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菇多糖胶囊,采用了国内外顶尖的专利技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发明专利号ZL00114433.2,国际专利主分类号C08B 37/00)。2009年6月,该项目向省发改委申报并获得批准。

所以,多吃蘑菇治疗肿瘤或者肝病是不科学的。

误区二:贪图便宜,保健品或名牌产品要当药用。

专家:香菇多糖产品很多,市场上主要有四大类:

1类:注射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属于化学药,在各大医院已广泛使用,且在大部分医院的医保目录中。

第二类:胶囊——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属于中成药,无副作用。已在各大医院广泛使用,并被列入少数医院的医保目录。

第三类:片剂——批准文号为“石国健字”或“士准字”,属于保健品或普通食品,无治疗作用。网上或者保健品卖的多,医院卖不了。

1类和2类都是“国药准字”批号,价格比较贵,一个月2500左右。3类是保健品或者普通食品,价格自然便宜很多。很多患者无知,贪图便宜,结果买了不能治病的保健品当药,耽误了病情。

不少患者反映:“我买的是‘国药准字’的香菇多糖片。效果怎么不好?”在这里我们要提醒你,一定要看清楚,这不是“香菇多糖”,而是“香菇多糖”。有一定的区别,后者的价格不到前者的1/3。只能说你贪小便宜,有得必有失。

误区三:入医保的香菇最好,不入医保的不好。

专家:药品是否进入医保,与药品本身的效果没有必然联系。换句话说,一个能进医保的药,效果肯定是稳定的,但不一定是最好的。进入医保的药物,进入医保目录的时候可能是最稳定最好的,但是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效果排名可能会落后。很多患者经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说的这种新药效果最好,但为什么进不了医保?

根据我国医保政策,新药要进入目录,不仅要有好的效果,还要检查新药是否能替代或补充目录中的老药。比如香菇多糖注射液已经在医保目录中,香菇多糖胶囊作为院外口服药物,可以对香菇多糖注射液产生良好的“互补性”,使患者实现“院内外无缝治疗”,因此北京、湖南、广东、辽宁等省的多家医院都进入了医保目录。

由于国内不同省份的医院,甚至同一省份的医院采购时间不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各大医院的香菇多糖胶囊可以在2-3年内实现医保全覆盖,而在此之前只能在医院自费药店购买。

从香菇多糖胶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药品,在本省已经被医保覆盖,在外省就不一定了。甚至在同一个省,已经邀请这家医院进行医保招标,但是另一家医院还没有招标。所以,医保准入不能成为药物效果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