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怎么治疗?
以下情况表明疾病高度活跃,应开始化疗。
(1)体重下降≥ 10%,极度疲劳,发热(38℃)& gt;2周,盗汗。
(2)进行性脾肿大或脾区疼痛。
(3)淋巴结的进行性增大或直径>;10厘米.
(4)进行性淋巴细胞增殖,其在2个月内增加>:50%,或倍增时间
(5)激素治疗后,自身免疫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不良。
(6)进行性骨髓衰竭;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症出现或恶化。在疾病晚期(ⅲ、ⅳ期或C期),无疾病进展者有时可“观察等待”。
过去由于没有治愈或延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生存期的药物或方案,治疗是姑息性的,要求毒性小,能有效降低肿瘤负荷,改善症状。
最近的研究发现,完全缓解的患者比部分缓解和无效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应努力提高完全缓解率,尽可能消除微小残留白血病。
(1)化疗。苯丁酸氮芥(CLB)是一种烷化剂,可以连续和间歇使用。持续剂量为每天4 ~ 8 mg/m2,持续4 ~ 8周。在此期间,需要每周检查血象,调整药物剂量,防止骨髓受到过度抑制。间歇用药总量为0.4 ~ 0.7 mg/kg,口服65,438+0天或分4天。根据骨髓恢复情况,每2 ~ 4周为一个周期。对于新诊断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烷化剂完全缓解率小于10%,总有效率为50% ~ 60%,预计中位生存期为50 ~ 70个月。
氟达拉滨(Flu)为嘌呤类似物,剂量一般为每天25 ~ 30 mg/m2,连续3天,每4周重复一次。流感完全缓解率为20% ~ 30%,总有效率约为80%,中位缓解期约为CLB的2倍,但两者总体生存时间无差异。
其他嘌呤类药物为喷司他丁(dCF)和克拉屈滨,烷化剂为环磷酰胺。COP或CHOP联合化疗并不优于单药治疗。对于烷化剂耐药性,改用Flu仍然有效。嘌呤类似物联合烷化剂,如Flu联合环磷酰胺(FC)优于单用Flu,可有效延长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无进展生存期,成为难治复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疗方案之一。
(2)免疫疗法。Alai单克隆抗体(Campath-1H)是一种人源化鼠抗人CD52单克隆抗体,CD52在几乎所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上均有表达。P53缺陷患者对烷化剂、嘌呤和CD20单克隆抗体有抗性,但Campath-1H仍然有效。Campath-1H可消除血液和骨髓中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也可考虑维持治疗。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由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表面CD20的低表达和血浆中可溶性CD20分子的存在,利妥昔单抗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消除过快,需要通过增加剂量或密度才能有效。与Campath-1H相比,利妥昔单抗具有较弱的骨髓抑制和潜在的细胞免疫抑制。
(3)化学免疫疗法。利妥昔单抗能增强嘌呤类似物的抗肿瘤活性,利妥昔单抗+Flu的完全缓解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单独使用Flu。FC联合利妥昔单抗(FCR)治疗新诊断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为70%,总有效率为95%。完全缓解40%以上患者骨髓未发现微小残留病,无治疗失败的4年生存率为69%。这是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始治疗的最佳治疗反应。
⑷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缓解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优于传统化疗,患者微小残留病可转阴,但随访4年仍有50%复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异基因HSCT治疗可使部分患者长期存活直至治愈,但多为老年患者,常规方案存在许多移植相关并发症。近年来,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技术日趋成熟,有望降低移植相关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5)并发症的处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易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衰老而感染。严重感染往往是死亡的原因,应积极治疗。反复感染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且有明显脾肿大者,可考虑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