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华的个人事迹
1939年底,年仅16岁的王光华不顾新婚,为了救国救民,毅然加入抗日武装,走上了革命道路。1941年,新四军组建骑兵团,王光华从第九旅调到骑兵团当了一个连的兵。从此跃上淮北大地,英勇抗击日伪,屡建功勋。他还4次担负起迎接和护送陈毅代理司令员的重任,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在解放战争中,他是骑兵团基层的一名优秀指挥员,立下了许多卓越的业绩。1944年8月23日,彭雪枫司令员率西征小朱庄战斗中,时任一大队二区队五班长的王光华率先冲进顽军阵地,砍死一名机枪手。他抓起一挺轻机枪,背在背上。当他转身时,他遇到了第二个机枪手,他的枪正对着他。他没等开枪。随后,王光华参加了津浦路西的多次战斗,追击敌伪300里。1947 65438+10月18日,王光华随饶子健率领的先遣支队返回淮北。23日(正月初二),部队进入朱湖,遇到敌人抵抗。走在前面的77团打垮了敌人,骑兵团1、3旅包抄砍死了所有在雪地里逃跑的40多名敌人。24日,先遣队队长会见了坚持洪泽湖斗争58天的中国洪泽湖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当时我挺进3000多人的支队,面对8万敌人的围剿。真的很惨。王光华和其他人一样,从来没有及时吃过一顿饭或睡过一会儿觉。他总是不脱衣服,马不卸鞍,枪不离手。1948年春,在山东梁寨、鱼台战役中,王光华因战功突出受到团部表彰,升任某大队二区队副队长。6月30日,我军进攻河南宁陵县时,王光华和他的战友王云峰前后都挂着手榴弹。当信号响起时,王光华像一只敏捷的猿猴,沿着梯子迅速爬上了西门城墙的突破口。在高耸的城墙上,他和战友们竞相向敌群投掷手榴弹,以一个班的兵力迅速击溃了敌人的一个连。宁陵县解放后,骑兵团第一、三旅在一天拂晓前对山东黄楼地区进行搜索。就在6班长万福才进入刘庄村一个院子让敌人投降的时候,惊动了院子里的其他敌人。他们赶紧起身拿了枪,逃到了庄南。这时,二区队副队长王光华骑着小青马,带着四个班的战士,突然闯进了敌群中间。他喊道:“交出枪就不要杀人!”凭着平时苦练的劲头,接连砍倒了十几个敌人。四班的士兵紧紧跟着王光华,这也是一次大屠杀。我看到几十个敌人像遇到旋风的稻草人一样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加上追上来的五六班骑兵的砍杀,砍死了100多个敌人。在追击敌人的过程中,我军被上涨的河水挡住了去路,有的战士骑马过河被水冲走了。此时河水已过桥至腰,王光华主动找来高粱秆做标记,以保证同志们安全渡河,歼灭国民党第七河南办事处专员、“剿* *”自卫队司令郭新波大部。1948 11 10月,淮海战役打响,王光华率二区队随骑兵团对驻马店以东之敌黄薇兵团进行战役侦察。65438+2月1,团部与华东野战军指挥部连线,使骑兵日夜兼程向永城、豪县方向奔袭,截击逃出徐州的杜团。65438+年2月7日,敌人在我的猛烈炮火下举白旗要求谈判。为了减少部队伤亡,争取敌人投降,旅里决定由大队长孟昭贤担任骑兵团长,团部传令兵林中兴担任警卫。王光华和其他随行人员全都挂着手雷和冲锋枪来回走动,跟着居高临下的“元首”大摇大摆地走着。双方经过一番口水战,倔强的秃顶军官对我们的喊话极为不服气,于是命令卫兵“准备开枪”。在这危急关头,我去谈判的几个战友毫不示弱,立即打开20响箱的枪头,上了冲锋枪的顶门火,枪口对准了两名敌兵。王光华把几根手指伸进手榴弹的套索环里,冷静地处理着,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在我谈判代表的威胁下,国民党孙兵团465、438+0军一师的1000多名官兵、(那个秃顶受伤的老头最先被打中)和465、438+0军副军长被迫投降。事后,当俘虏们得知我军只有48个骑兵团在作战时,都惊呆了。1949 65438+10月10王光华·于晨曦在河南刘庄遛马时,听到远处有枪声,向外望去,敌人的坦克在田野里奔驰。随即,他装上便携式汤姆冲锋枪,带领部队追击从陈官庄逃跑的坦克。在一、三旅同志的配合下,他最终缴获了6辆坦克和里面的43名敌人,从而创造了。在惠庭基德谢宅和布桥之间,王光华骑着马向陷在泥潭里的坦克投弹,趁着硝烟先从马上跳上坦克。然后,他和战友姜步宽、郭长青一起,硬是把敌人坦克上的无线电天线杆弄弯了,把潜望镜弄坏了,弄得又聋又瞎。当敌坦克驾驶员打开座舱盖逃到坦克前方时,一枪将驾驶员刘打倒在地。这时,坦克里的敌人不得不竖起白旗投降。前方一辆坦克发现这一情况,停止移动,转动炮塔,用平炮和机枪向我投降的骑兵士兵射击。王光华为掩护战友安全撤退,被敌机击中7处,壮烈牺牲,年仅26岁。淮海战役后,这位屡建奇功的战斗英雄被华东野战军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在烈士亲属的一再要求下,部队派了两辆军车和押运车将他们的棺材从河南会同运到苏仙,再运回老家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