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区人口多少?
人口密度:1932人/km2。
傅
海阳县儒学宫
潮州凤凰塔
上水门楼
广济门塔
湘桥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40 000人(2003年)。
奉新街道人民政府。邮政编码:521000。代码:445102。区号:0768。拼音:湘桥曲。
基本概况
湘桥区是国务院1991、12批准的县级建制区。是潮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韩江中下游,地处闽粤交通枢纽。湘桥区因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而得名。辖区面积15514平方公里,2003年末总人口34.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8万人,非农业人口26.46万人。
境内“三山一水护城墙”的独特风貌与其散落的名胜古迹相得益彰,使其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区和旅游胜地。
湘桥区坚持打基础、增后劲、创优势的发展思路,拓展工业经济发展空间。2002年,* * *投资21.48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厂房5万平方米,有* * * 81家企业投产。截至年底,全区已建成工业基地654.38+0.62万平方米,投产企业825家,形成了花园开发区新工业群和各街镇33个工业小区。全年工业社区企业实现产值29.85亿元,有效支撑了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巩固和发展服装、陶瓷、皮塑、电子电器、玻璃化工、特种技术等六大区域特色支柱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走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全年,* * *科技投入5444万元,开展技术改造项目153个。9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计划,6项新产品填补省级以上技术空白,80多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有效提升了工业经济的技术发展和创新优势。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湘桥区“亚洲国际贸易网”等专业网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日益明显。2002年,全区50家工业(建安)企业年产值超千万元,广东金潮集团、广东金瀚集团年产值超亿元,市二建公司、广东金潮集团年纳税超千万元。骨干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力量。
湘桥区积极推动内外贸同步发展,制定各项措施,努力争取海关“F通道”、外汇“绿色柜台”等出口业务优惠和自主进出口权。同时,组织企业参加展销会、博览会等各种招商活动,鼓励企业在国内外设立分支机构和销售网点,实现市场多元化,扩大市场份额。此外,以活跃区域贸易为重点,冯春综合市场已成为粤东大型商品批发集散地,全区集市贸易十分活跃。2002年,全区出口总值达到6543.8+2.3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43.8+8.52亿元。
区域特色经济显示出新的活力。合理规划商业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发挥区域商业优势。以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初步形成街道社区服务网络。坚持及时响应,引导企业精心规划,开发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居住园区。全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3亿元,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继续推进三高城郊农业,蔬菜、生猪无公害生产等效益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优势进一步发挥。
经济概况
湘桥区是潮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主要工业区之一。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区农业部门注重发挥城郊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各项工作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保持稳定。
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
去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该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在齐新上下功夫。全区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区生产总值(现价)达到22.6亿元,比上年增长5.30%(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超出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0.50%;第二产业增长6.50%,第三产业增长3.70%。全区国民经济运行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一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调整生产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税费改革,保持了全区农业的稳定。但由于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持续干旱,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水果价格普遍大幅下降,未能显著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全年农业总产值(不含农副产品)6543.8+69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4685元,增长5.08%。
(B)大规模工业有效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大幅提升,第二产业对全区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34%,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24.99亿元,增长19.59%;去年1-11期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9.42%,同比提高1.9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580万元,同比增长30.35%。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消费需求稳步发展。
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6亿元,增长13.80%。其中,50万元以上城市项目投资371万元,增长26.70%。全区市场消费稳步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2106亿元,增长9.79%。餐饮业实现6543.8+039亿元,增长654.38+065.438+0%。
(四)外贸出口继续增长,利用外资继续上升。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加上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外贸的有效措施,全区外贸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1-11月,全区外贸出口总额达到65438+5000万美元,增长14.05%,出口增速比年初计划高10.05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取得新成效。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新口径)465438+60万美元,增长7.77%。
(5)财政收入增加,财政存款稳定。
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全区财税收入取得较好成绩。全区地方财政收入8595万元,增长65.438+04.52%,全区工商税收总额2.3亿元,增长65.438+06.80%。其中,国税收入654.38+0.30亿元,同比增长265.438+0.765.438+0%;地方税收收入6543.8亿元,增长654.38+00.99%。65438+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7.78亿元,增长23.76%;贷款余额654.38+0.568亿元,下降654.38+07.28%。
二。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主要工作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巩固和提高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地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新的发展形势,今年湘桥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总体上有利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该区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总产值23.84亿元,增长5.50%,其中第一产业与去年持平,第二产业增长6.60%,第三产业增长4%。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增长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亿元,增长10%;
外贸出口6543.8+670亿美元,增长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2亿元,增长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1.97亿元,增长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26元,增长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
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控制在3.70‰以内。
自然地理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部多丘陵和山地,中部至西南部地势平坦。
行政区划
湘桥区辖9个街道(湘桥、西湖、金山、太平、南春、西新、桥东、城西、奉新)和1个镇(艺兮)。
历史的发展
1991年65438+2月7日,国务院决定:潮州升格为地级市;设立湘桥区和潮安县。湘桥区辖潮州西湖等8个街道办事处,艺兮镇、枫溪镇、古巷镇部分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潮州太平路。
2000年,湘桥区辖9个街道,1个镇。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63582人,其中:湘桥街道15723,西湖街道1691,金山街道16055,太平街道17065,南春街道3265438+。
2002年,湘桥区辖9个街道(湘桥、西湖、金山、太平、南春、西新、桥东、城西、奉新),1个镇(艺兮)。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湘桥区辖9个街道(湘桥、西湖、金山、太平、南春、西新、桥东、城西、奉新)和1个镇(艺兮)。
2020年6月12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湘桥区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6年2月16日,湘桥区被列入2015年度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