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福的发明专利

新中国成立之初,倪志福在北京永定机械厂当钳工。1953年,他发明了一种高效率、长寿命、高质量(加工精度高)的“三尖七刃”钻头,解决了当时完成应急任务的关键问题,其先进性得到世界公认。倪志福的发明随即被命名为“倪志福钻”。机械工业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作出决定,在1956全国推广。精益求精的倪志福根据生产实践的不同需要,将“尼钻”开发成适用于钢材、铸铁、黄铜、板材、胶木、铝合金、毛坯孔、深孔等不同材质和加工要求的系列钻头。倪志福的发明得到了永定机械厂领导和同事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人员的支持。正因如此,倪志福谦虚地将“倪志福钻头”称为“群钻”。

近50年前问世的“倪志福钻”,因其技术成果失去了专利申请权。2001 65438+2月,由倪志福再次改进创新,现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确认。倪志福向新闻界透露,过去“倪志福钻”的科技成果全部公之于众,因此失去了申请专利的权利。面对入世后的严峻形势,为了发展中国的机械工业,保护工业品牌,他又对“倪志福钻”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最终获得了中国人民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多尖多刃群钻”专利权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