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之谜是什么?
一个“不速之客”闯进了这里。瞬间,几乎所有冷水浮游生物失去了生命,大部分鲤鱼成批死亡,许多海鸟因食物匮乏而饿死...几天之内,海面上布满了鱼和海鸟。它们腐烂后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导致海水气味异常,迅速变黑。来到这里的船只的船身,甚至海岸的岩石,都被染成了黑色,像是涂上了一层黑漆。硫化氢和海雾的结合随风飘荡,秘鲁利马外港卡亚俄的房屋和汽车也被染成了黑色。所以当地人把这黑色的海水和黑雾戏称为“卡亚俄画师”。到目前为止,当你航行到卡亚俄的沿海地区时,你会发现这里的海水颜色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就像一锅酱油汤。
鱼类和海鸟的大量死亡导致秘鲁渔业产量锐减;以胶鱼为原料的鱼粉加工厂被迫停工,工人失业;鸟粪工业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原来是一股小暖流,人们称之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字面意思是“耶稣之子”或“厄尔尼诺”。虽然它的名字很美,但它的行为很丑。在人们眼里就是一个专门搞恶作剧的“坏孩子”。每当它造访秘鲁西部的渔场,都会给海洋生物带来灾难。大多数最可怕的灾难都发生在耶稣基督65438+2月25日的圣诞节前后。因此,秘鲁人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的故乡在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这里常年温暖,水温高。赤道逆流最初稳定地从西向东流动。偏偏在某个时候,这股赤道逆流也分岔了,一部分海水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下,穿过赤道,进入秘鲁渔场,导致这里的海水温度突然升高3℃~5℃,有时甚至高达8℃,给许多冷水鱼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厄尔尼诺原本是秘鲁部分海域的“专利”。据悉,在秘鲁,厄尔尼诺的意思是“温水南侵”。后来科学家发现。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的海洋生物带来灾难,还会影响全球气候,导致地球发起“疟疾”。它造成了干旱地区的突发性暴雨,使雨量充沛的地方长期干旱无雨。它让寒冷的冬月温暖如春,让炎热的季节冷冷清清。
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发生在1982~1983年。厄尔尼诺来临时,东太平洋赤道水温突然升高6℃,世界上许多国家遭受了意想不到的异常气候和百年罕见的自然灾害。津巴布韦60%地区出现干旱,玉米减产2/3,50万头牛因干旱提前死亡或被宰杀。
以风和日丽著称的瑞士,1982年春天阴云密布,寒风凛冽,有时还下着大雨。5月上半月的降雨为46年罕见。
6月1982、11以来,持续暴雨给厄瓜多尔等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洪灾。
总之,厄尔尼诺造成了近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超过65,438+0,300人在厄尔尼诺造成的自然灾害中丧生。
始于1997年4月至5月的厄尔尼诺现象,其严重程度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初给世界部分地区带来的灾难。
1997 65438+10月底,马尼托巴省南部遭遇70年来最大洪水。方圆2000多平方公里的农田和村镇成为泽国,25000人流离失所。
9月14 ~ 16;台风奥利娃以每小时158公里的风速袭击了日本南部的九州岛,造成4人死亡,数万人被迫转移,全国500多所房屋被淹。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受东南亚、加勒比海、南美厄尔尼诺影响,粮食总产量较1996减少15%。面临饥荒威胁的国家增加到29个,其中65,438+08个在非洲,5个在亚洲和东欧,65,438+0个在拉丁美洲。
据统计,20世纪共发生了12次厄尔尼诺事件。分别发生在1925,1941,1957~1958,1965,1972~1973。1986~1987, 1991, 1992, 1994~1995, 1997.
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厄尔尼诺频繁出现,间隔越来越短。
厄尔尼诺暖流是如何产生的?尽管各国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仍未完全了解其机制,未能破译其“密码”。
有人认为是东南信风异常减弱导致的,热带辐合带南移,穿越赤道。也有人认为是由于环流的减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平行于海岸的气团减弱,所以上升流也减弱甚至停止。结果厄尔尼诺暖流就会乘虚而入。
也有人认为,控制厄尔尼诺暖流的气象因素使得太平洋信风略有波动。由于东太平洋热带暖水团大量堆积,南风消失,温暖的热带水覆盖了秘鲁流的冷水,产生了厄尔尼诺暖流。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丹尼尔·沃克(Daniel Walker)提出,厄尔尼诺的主要驱动力是太平洋底部结构板块喷发出的炽热熔岩。他们加热了熔岩上方的海水,使其温度上升到足以影响海洋表面温度,从而引发了厄尔尼诺现象。
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用汲和副研究员吕通过对近年来大量海洋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的位置与厄尔尼诺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地球自转变慢和东太平洋海温升高是同时发生的。在1968~1969、1972~1973、1975~1976年,赤道面洋流达到峰值。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对海洋和大气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低纬度地区。当地球自转速度不断减慢时,赤道附近的海水(大气)得到更多向东的角运动,使赤道流减弱,出现大量向东的赤道流,使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上升的冷水难以扩散到赤道,从而使东太平洋的暖水积聚,海水温度升高,于是厄尔尼诺发生。
在研究中,两位研究人员还发现,月球和地球在赤道上空的距离存在4.425年的周期。即每年的1.3或1.4(圣诞节后几天)是月球离地球的最近点。太阳、月亮和地球的相对运动每4.425年发生一次。此时天文引潮力显著增加,进而影响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赤道附近海水获得更多向东的角运动,同时导致赤道洋流减弱,出现大量向东流动的赤道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暖水积聚,厄尔尼诺形成。
总之,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厄尔尼诺,相信总有一天,厄尔尼诺产生的“密码”终将被破译,人们可以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