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电动车中“抛弃”PTC?特斯拉做得最好。

前两天有时间仔细检查模型?y资料,目前100米线束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在热泵和PTC的使用上还是很有特点的。目前特斯拉在热管理系统上,驱动系统和充电系统也有类似的协调。通过调度整车的客舱加热/冷却需求、电池的加热/冷却需求和驱动系统的冷却需求,充分利用空调压缩机和电机/逆变器的特性,达到淘汰水热PTC和高压电热PTC的效果。

第一部分?热泵系统的局限性

目前所有新能源汽车的空调系统主要有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制冷基本采用电压缩制冷。供暖方案主要包括?PTC(液体/空气)和热泵系统。热泵是一种将热能从低位热源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功能互换,以改变传热方向。热泵系统的类型主要有直接热泵空调系统、间接热泵空调系统和送风增焓的直接热泵空调系统。低温的局限性一是室外换热器结霜,二是COP制热能效比与环境温度(制冷/制热循环中产生的制冷/制热量与制冷/制热量消耗的功率之比)强相关。行业内的方向是制冷剂和辅助措施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1?现有电动汽车空调系统中热泵与+PTC的结合

第二部分?特斯拉的方法

特斯拉在设计中取消了高压PTC(Model 3上取消了水热PTC),而在Model?y配备了集成在空调系统鼓风机中的低压PTC。车辆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机舱冷凝器、机舱蒸发器、机舱鼓风机和冷却器,集成了电池系统、电力电子PCS+驱动系统和整车的系统回路。

整个物理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二?特斯拉模型?y的实践

如下图,特斯拉放12V?PTC也是热泵系统的一个补充拼图,从产热的成本和功率来看,完全是一片绿叶。

图三?模特?y氏热泵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我很惊讶特斯拉设定的工作模式,是根据外部参数设定的,整个系统很复杂。如下图所示,特斯拉划分了12种工作模式:

表1?车辆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

但是,内核是根据环境温度和电池温度来划分的,如下图所示:

●?COP=1:热泵系统不工作,主要是在环境温度很低(-20℃)的时候。这里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按照之前的处理方法,驱动系统堵塞,改变压缩机的控制算法,用一个电机做加热器。(那个?控制?电子?梅?控制?那个?压缩机?去哪?操作?在?答?有损?mode?在?哪个?那个?压缩机?生成?热量)

●?COP=1~2:当温度范围从-10℃到10℃时,将启动混合模式,当热量从12V?PTC,然后是部分自热泵。

●?COP & gt& gt1:这是热泵的高效区,此时热泵系统是最主要的供热方式。

图4?热泵COP的划分有不同的模式。

其实这些12模式都是车辆自己操作的。主要输入参数包括车主需要行驶的目的地和路线、环境(温度)、天气(湿度)、车辆内部参数(包括电池SOC、Soh和热管理的运行参数)等。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过程,在实验验证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和需求定义和划分。其实可能不止这些,也可能简化到一定程度。这种做法只能在计算能力高的上位控制器中进行,然后一条一条的下发命令。

图5?热泵1的工作模式

图6?热泵2的工作模式

而之前的电机余热加热模式,其实是存在于上述特定模式中的,也就是压缩机的使用也被迁移,进入了高损耗模式。我觉得特斯拉对零部件使用方式的渗透,真的是把零部件厂商逼到墙角了。你只需要懂硬件设计制造?怎么都行。不用担心怎么用。我会做的。遵循基本保修和寿命条款,后续处理会根据软件的实践进行调整。

图7?在几种模式下,压缩机变成了加热器。

总结:

我觉得从几个方面来说,特斯拉改变了软件和硬件的关系,改变了车企和供应商的关系,改变了车企内部不同系统设计的协作理念,而这种新的组织方式是传统车企短期内很难跟上的。

作者简介:朱玉龙,电动汽车三电系统与汽车电子高级工程师,《汽车电子硬件设计》作者。

图|朱玉龙?网络及相关截图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