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未来有可能超过华为吗?

首先,H3C和华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数据通信领域。如果在无线和传输方面跟华为比,H3C肯定不会超过华为,因为它没有业务。

事实上,H3C和华为有着相同的含义。如果不是当年美国的反对,H3C早就被华为收购了。最早,H3C和华为的命令行是相似的。华为的路由器配备了H3C交换机,直到H3C被惠普收购,华为才开始制造自己的高端交换机。

H3C与华为分离后,H3C在企业网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逐渐摆脱华为的影子。目前,H3C和华为在企业网络领域竞争激烈。紫光进入H3C后,H3C也逐渐进入了三大运营商的集合。看起来H3C和华为正在企业网络中竞争,而H3C正在逐渐侵蚀华为运营商的份额。这是否意味着H3C可以在数据通信领域超越华为?

当然,事实并非如此。与硬件相比,H3C的缺点太明显了。

首先,华为比H3C积累了更多的数据通信解决方案,尤其是在高端路由器方面。这一点H3C远不如华为。这个原因也是因为华为在路由器方面积累太多。从芯片到功能,H3C的能力远不如华为。尤其在核心路由器领域,华为的核心路由器已经是全球第一,H3C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原因和芯片有关。最早的H3C交换机使用ASIC芯片,这在交换机中是没有问题的。对于H3C来说,改变交换机的外观并以不同的名称直接作为路由器出售应该没有问题。毕竟企业的流量比较小。但是随着企业云化的发展,企业的流量越来越大,H3C已经涉足运营商领域,所以ASIC架构已经不能用在路由器上了。H3C涉足基于NP的路由器时间较短,在这方面的能力不如华为是正常的。

其次,华为在数据通信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远超H3C。华为现在在企业领域越来越不依赖单机,而是靠解决方案打市场,这让H3C很尴尬。因为在企业招标中,把华为方案的能力写成了技术参数,H3C很不舒服,满足不了业内客户的需求,只能拼单机价格。

因此,H3C应该真正重视行业解决方案,利用自己的优势推动自己的行业解决方案能力,避免单打独斗,发展自己的一些领先技术的能力,这对H3C是有利的。

最后,H3C真的要重视产品,不能总是靠包装产品或者改变官网参数来赢得项目,这样对H3C不好。H3C要想超越华为,就必须参与运营商的蛋糕。运营商都想收,互相竞争。

过去,H3C实际上给企业市场带来了不良气氛。交换机被打包并重命名为路由器。为了申办官网,参数随便改,各种功能被一些检测机构随便报,导致整个企业网都开始改参数,弄虚作假,非常恶劣。H3C需要正视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未来超越华为。

H3C个人不认为能全面超越华为,但在某些领域超越华为是有可能的,前提是能持续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

1,让我们来看看H3C的起源。

H3C,俗称H3C,实际上起源于华为。这是华为与美国3Com公司的一家合资企业,专门为在海外市场与思科竞争而成立的。其核心业务之前是华为的主要业务之一:通信设备。最初的核心人员构成,包括一些专利技术,也来自华为。

但由于种种因素,华为将其出售,随后H3C先后被3com和惠普拥有,最终在2015年被紫光收购。至此,H3C开始了新的旅程。

2.华三近年来的整体发展。

华三(现称“新华三”)并入紫光后,相当于拥有了过去华为的根基和紫光的国企背景,整体实力大大增加。近年来,紫光集团一直在布局科技产业。除了通信领域的华三,半导体领域还有展讯芯片、紫光存储、长江存储等厂商。这样,H3C和紫光其他兄弟企业的合并运营已经相当于另一个华为。

目前,H3C的核心业务仍然集中在通信领域,产品线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这些业务大多与华为直接竞争。业内有传言称,华为面对这位朋友时,有时不得不绕圈子,可见华三的业务能力还是可以的。

因此,如果H3C能够加强这些核心业务,就有可能在这一领域赶上华为。当然前提还是要在研发上下功夫,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3.完全超越华为是不可能的。

至于超越华为,显然是不可能的。现在整个紫光都不如华为,更别说紫光的一个子公司了。现在华为的技术力量太多了,别说8万授权专利,就是现在的业务体系也比不上H3C。

在业务体系上,华为现在不仅有运营商业务,还有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根本不是H3C能赶上的。拥有全球第二大手机,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各种自研芯片(麒麟,巴龙等。),包括未来将全面上线的操作系统,以及领先的5G技术。这些业务和产品线在华三都没有,短期内也不可能发展。

Lscssh技术官员的观点:

因此,H3C要全面赶超华为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紫光集团,我个人希望以后能赶上华为。毕竟这个群体已经进入半导体领域很多年了,它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整体实力。

感谢您的阅读,给我一个赞和鼓励,欢迎关注Lscssh技术官,谢谢~ ~

我觉得不太可能。原因如下:

H3C在后面被称为华三。

1和H3C的业务广度远不如华为。

H3C的核心业务一直围绕着企业网,起步比华为早得多,势必在行业内树立自己的标杆形象。不过华为这几年也开始在企业网发力,后来居上。同时,华为有几个业务板块是华为没有的,比如运营商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如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要知道这些都是大客户,每次招标都是几百亿的豪迈,还有今天热火朝天的码头。

2.企业文化

华为讲究狼性文化,内部管理和晋升机制严格。同时,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斗争意识和危险意识。华为的高薪和高年终奖在业内也是众所周知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华为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管理逻辑和管理方法,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H3C已被紫光收购。可以说,H3C逐渐融合了更多的国企背景和企业危机意识。

综上所述,H3C目前不可能赶上华为。

在企业网络领域,H3C有一定的优势。早在2003年,H3C就开始做企业网。华为当时没有企业网。因为竞业禁止协议的限制,华为当时没有企业网,专门做运营商。后来,H3C被惠普收购,华为开始开发企业网络。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

H3C的“坎坷人生”

可以看到大业主是:华为、3com、惠普、紫光。

H3C的优势

华为在运营商领域排名全球第一,尤其是近几年的5G网络。近年来,它在开发企业网络和终端市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H3C的优势在于企业网络。华为和H3C分家的那一年,签了竞业禁止协议,所以华为不能涉足企业网,也就是说华为专攻运营商,H3C专攻企业网。后来H3C被惠普收购,华为大力发展企业网,比H3C晚了2011年左右。以前公安等国家部门的骨干网基本都是H3C的,这些年华为的产品逐渐被替代。

简而言之,H3C超越华为是不可能的。除了终端市场,运营商领域差距很大。在企业网领域,华为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设备的升级,许多企业和政府机构已经用华为的数据通信产品取代了H3C和思科的路由器和交换机。

有人说H3C不足,毕竟2003年才成立;华为,一家成立于1987的公司,更有市场,更有背景,更有技术。

不过在2019年企业存储市场IDC组织排名中可以看到。2019年,华为在企业存储市场的出货量份额达到29.5%,排名第一,H3C 11.8%排名第二,同比增长3.8%,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

它似乎在其他领域以一种我们难以想象的进步取得了迅速的成功。

但是,你也需要知道-

H3C拥有全线路由器和以太网交换机产品,重点发展网络安全、云存储、云桌面、硬件服务器、WLAN、SOHO和软件管理系统。

华为不仅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在华为2019年报中可以看到,华为目前主要从事三大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和运营商业务。尤其是在消费者业务,也就是俗称的手机终端,华为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H3C的主要领域仍然不同于华为的主要领域。华为更全面,每年的技术投入决定了它的发展,真的是H3C比不了的。

能达到华为的地位吗?我觉得很难,但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是,当今社会,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否有更多的新兴企业向其挑战?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可能为其打造超越华为的高墙。

所谓的H3C其实指的是紫光集团旗下的新华三,而这个新华三和华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后面我们会详细讲。

我们先回到这个话题。“H3C未来有可能超过华为吗?”其实问题不能这么问。独角兽怎么比得上巨无霸?如果说综合实力,新华三肯定比不上华为。这不需要解释。

甚至在很多细分领域,两者也不是很有可比性,比如手机、PC等硬件,还有芯片研发。但是,如果说网络服务,两者又是天壤之别。华为在运营商这部分更有实力,但是新华三夜在内网这部分更有优势。

先说华为和新华三的关系。这两家公司的名字听起来很相似。很久以前~和新华三有一份竞业禁止协议,约定华为在一定时期内不涉足企业网络。当时华为本身是新华三的控股方,51%的股份,3COM占49%,所以新华三也叫华为3COM。

最终华为和3COM互换了角色,华为占49%,3COM占565,438+0%,成为控股方,但习惯上是让华为3COM。几年后,3COM完全收购了华为的那部分股份,持有新华三65,438+000%的股份。当然,人们在名义上还是习惯称之为华为3COM,后来3COM就死了。最终,新华三被惠普和3COM收购。这时,它被改名为华三。故事到最后,华三的外资背景真的是鱼龙混杂,最后被紫光集团以565,438+0%的股份收购。此时,紫光成为了华三的控股股东,而此时的华三也正式更名为新华三。

所以说到华为和新华三,还是有点渊源的。业务方面,起初因为签订了竞业禁止协议,华为很长时间没有涉足企业网,把这部分市场留给了新华维。所以在企业网方面,新华三相对于华为还是有比较大的先发优势的。

应该是2003年,新华三开始做企业网的业务,而华为是11才开始做企业网的。自然两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年来,华为在很多领域都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芯片、智能家居、物联网等等。在企业网络方面,华为也在努力布局自己的生态,而李女可以用他的网络服务和硬件设备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所以两者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但是另一方面,美国给了华为这样的打压,它联合了整个亲美势力给华为施压。这将对华为产生持久的影响。未来华为能否继续保持目前的强劲发展势头,取决于华为的韧劲。

华三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农民,他把自己的土地种得很好,当果实成熟时,自然有人会吃。每年该做的都按规矩做好,这样才有生存的资本。

对于大多数用户和企业来说,华三和华为的技术和产品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品牌认知度不同。

目前,华为的市场份额约为40%(中高端市场),华三约为30%(低端市场)。目前市场的蛋糕分的有条不紊,大家互不干涉。

最后,没有第三方的强大力量,几十年不倒!

日前(4月1日),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企业存储市场份额数据。华为2019企业存储市场出货量份额达到29.5%,排名第一;装运的第二个变化是H3C。

H3C与华为的“渊源”

事实上,H3C最初是从华为独立出来的,但现在是两家不同的公司。H3C的前身是华为和美国知名公司3com的合资企业。

在随后的几次股权变更中,3com也获得了全部股权,从而更名为H3C,也就是杭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后来,华为打算收购H3C,但没有成功。后来H3C被惠普公司收购,从此和华为拉开了距离。

H3C和华为的异同。

H3C主要提供IT基础设施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其与华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数据通信领域。至于服务器、存储和安全等服务,实际上是在惠普收购H3C后增加的,但没有任何改善。

华为,很多人会比较熟悉。华为专注于通信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是全球领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ICT领域。它包含三个主要的业务模块。

说到这一点,H3C在企业网络领域有优势。这要从H3C成立时的那次会议说起。有人说,当时H3C和华为有竞争协议,即华为主要以运营商业务为主,而H3C主要属于企业网。此后,H3C在企业网络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企业网络和一些大型网络的接入层,H3C交换机设备相当常见。

“本是同根生”,但H3C反而抢了华为的市场,有点烦!但总体来看,H3C除了在企业网市场有优势外,不如华为。华为在数据通信解决方案方面的积累要比H3C深厚得多。现在华为不仅仅是在企业领域单打独斗,而是依靠集成解决方案提升优势。

H3C要超越华为是个伪命题,因为H3C整体业务规模明显有限,但需要坦白的是,H3C在某些领域有优势。未来取决于H3C的整体运营、战略规划和市场变化。

两家公司都工作过。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两家公司业务领域相近,但体量相差一个数量级,这就决定了新华三盒子和华为在很多方面没有可比性。

其次,是否超越与两家公司的战略选择和市场投资策略有关。不排除新华三在单一领域超越华为的可能。毕竟华为再大,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市场,所以还是有差异化的市场。

再次,两家公司有很深的渊源,在某些市场,不排除联手求生的可能。而客户的选择决定了不会只有一个供应商。所以,只要管理得当,两家公司长期共存是大概率事件。

单从技术角度来说。《神州3》的很多高端商务功能,根本就没有和* * *达成协议。一开始用华三解决不了,打400也解决不了。一气之下换掉华为的设备,瞬间解决。这是技术层面。

况且在业务层面。华3侧重于简单的数据通信。华为的产业链比他大。按照这个水平,其实华为挂的是华3。

而企业的狼性中国3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