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宇功能性吸附义齿无牙颌的解剖学标志(1)

无牙颌的解剖标志(1)

牙槽嵴

牙列缺失后,牙槽突逐渐吸收形成牙槽嵴。它是自然牙列的基础。其覆盖的黏膜为高度角化的鳞状上皮,黏膜下层与骨膜紧密相连,可承受更大的咀嚼压力。

检查拔牙窝是否完全愈合。一般新假牙完全愈合后才能修复。

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和口腔本部。

黏膜

?黏膜是全口义齿向颌骨传递牵张力的介质,义齿基托不当必然会损伤口腔黏膜。检查粘膜萎缩或增生。对于戴过旧假牙的患者,应检查是否有不良假牙导致牙槽嵴变软、黏膜充血、假牙牙龈肿瘤、肿胀或溃疡。如有上述症状,旧义齿应做相应修改。同时建议患者尽量不要使用旧义齿,待症状消失后再修复新义齿。

黏膜过软不利于义齿固位,应进行手术矫正。

口腔前庭

位于牙槽嵴和唇颊粘膜之间,是一个潜在的间隙。黏膜下层是疏松的结缔组织,全口义齿的唇颊基托就在这个区域。应在不妨碍唇颊活动的情况下尽可能延伸至粘膜皱襞,以保证基缘的闭合。

唇系带

位于口腔前庭,在原中切牙近中边界线对应的延长线上,为扇形或线状粘膜皱襞。它是口轮匝肌与下颌的附着点。随着阴唇肌肉的运动,有很大的活动范围。全口义齿的唇基要在该区域形成相应的切迹,以免阻碍系带的运动,影响义齿的固位。

颊系带

位于双尖牙根部,附着于牙槽嵴的颊侧,呈扇形。这是一种类似于唇系带的粘膜皱襞。上下颌骨左右两侧有颊系带,同步性小于唇系带。

前弓区:唇系带和颊系带之间的区域为前弓区。

后弓区:后弓区在颊系带后面。

颧突

位于后牙弓区的骨突相当于左右上颌第一磨牙的牙根。该区域覆盖的黏膜较薄,相应基托边缘应加垫,否则会造成义齿压痛或不稳。

上颌结节

它是位于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表面覆盖有粘膜。颊侧有明显的逆,与颊粘膜形成一个颊间隙。该区域对上颌全口义齿固位有重要意义,上颌义齿颊侧缘应填补此间隙。

颊侧边缘区域

位于下颌后弓,前界为下颌颊韧带,后界在下咬肌前缘之前。当下颌骨后部的牙槽嵴平坦时,这个区域也叫颊窝区。这个区域面积大,骨质密集。义齿基托在这个区域可以大范围伸展,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起到支撑和稳定假牙的作用。

如果义齿边缘超过外斜嵴,义齿基托会比颊肌附着部分宽,位于颊肌纤维上。在颊棚区,颊肌纤维与骨骼紧密接触,颊肌纤维很细,不易移动。另外,颊肌下部的肌束并不紧张,在外斜嵴外是一个放松的区域。肌肉纤维前后运动,平行于义齿边缘,在水平方向起作用。咀嚼时使假牙脱臼的力很小,所以假牙边缘可以延伸到这个区域。

如果义齿边缘在这个区域拉伸不够,就很难形成颊侧缘的正确凸形,导致食物在颊沟和义齿基托下堆积。

?远颊角区

在下颌后弓区,位于咬肌前方,颊侧缘区后方。

受咬肌前缘运动的限制,该区域对应的义齿基托边缘不能伸展太多。咬肌运动时,会使义齿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