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举出三个例子来说明滴水穿石的精神。
有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排小坑。他觉得很奇怪。他琢磨半天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问父亲:“父亲,是谁把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敲出来了?”这是为了什么?"看到儿子这么好奇,父亲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刻的,是被屋檐上的水滴敲下来的。“小童第周就更奇怪了。水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来吗?父亲耐心地解释道:“当然,一滴水是敲不出洞来的,但是久而久之,一点一点地敲,不仅能敲出洞来,还能敲出一个洞来!“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吗!事实就是如此。”父亲的话,在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看着父亲,还是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多了,童第周对学习失去了一些兴趣,不想学习了。父亲耐心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檐水只要常年坚持,就能敲穿坚硬的石头。一个人的毅力是不是不如屋檐水?学习知识也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他的父亲写下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并满怀希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你的座右铭,永远不要忘记。”
“滴水穿石”中的名人信息
1,名医李时珍
李时珍(1515-1590),湖北祁县周琦镇人,明代杰出的内科医生、药剂师、植物学家和博物学家。他一生写了《本草纲目》等十多本书,为我们民族和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编纂《本草纲目》,李时珍几乎用了一生的时间做了长期的准备和艰苦的工作。30岁左右,他下定决心重建本草。他“集百家书,遍访四方”,查阅了近千种古今本草、医书和数百种经史书籍。他还跋山涉水,到很多地方实地考察,积累了很多资料。前后耗时二十七年,历经三次大修改,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
《本草纲目》1.9万余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60类。其中,《李时珍》新增加了374种药物。有1100多张图纸,11000多张处方。是几千年来中国药物学的总结。这部药典,无论从其严格的科学分类,还是从其所含药物的数量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任何一部古代本草著作。《本草纲目》从17世纪开始翻译成日文、德文、英文、法文、俄文。195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了531种现代药物及制剂;其中《本草纲目》中有100多种药物和制剂。
3.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美国电工和发明家。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发现科技史上做出发明或发现的人很多,但像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这样的发明如此之多,84岁的长寿,却很少有人用毅力和奉献精神把一生献给发明。他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性矿石分离机、破碎机等东西2000多分钟。
4.一代画家齐白石
齐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春之,字,后改名黄,字频盛,本名白石,小名借自山馆主人,又送与平老人。他早年从事雕刻工作,随后向当地文化名人陈绍蕃和胡沁源学习诗歌、篆刻、书法和绘画。曾任北京国立艺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称号,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国际和平金奖,在1963年他诞辰100周年之际当选“世界文化名人”。
宋朝有个叫张怪牙的人,在崇阳县做县令。当时的重阳社会风气很差,盗窃成风。甚至在钱的县政府,钱财也经常被盗。
一天,张怪牙在衙门里巡视,忽然看见一个管钱的县令小吏慌慌张张地从钱里走出来。张怪牙赶紧拦住掌柜,让随从去搜掌柜的身。结果在司库的头巾里发现了一枚铜币。
张怪牙把司库带回大堂审问,问他偷了钱多少钱。司库拒不承认偷了钱,于是张怪牙下令严刑拷打。掌柜不服,怒喊:“偷个铜钱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这样折磨我?你只能打我。你还能杀我吗?”张怪牙见掌柜敢如此顶撞自己,不禁大怒。他毫不犹豫地拿起画笔,判了他:“一天一美元,一天一千美元,一根绳子锯断,一滴水穿石。”意思是一天偷一个铜钱,一千天就偷一千个铜钱。如果你一直用绳子当锯子锯木头,木头就会被锯断;水滴不停滴,滴久了能滴透石头。
宣判后,张怪牙叫头领把司库带到刑场斩首。自此,崇阳县盗窃不正之风得到遏制,社会风气大为好转。